利贞皇帝礼佛图 |
李玉珉 |
2005 |
10(22卷) |
蒙古王朝帝后图像 |
王耀庭 |
2005 |
10(22卷) |
从双凤纹至柿蒂纹 |
廖泱修 |
2004 |
09(22卷) |
略谈对蝶纹 |
谢明良 |
2004 |
08(22卷) |
北齐彩绘卢舍那佛法界人中像 |
宫德杰 |
2004 |
01(22卷) |
从古代带钩看"山海经"北方神人"禹疆"的图像 |
王宏钧 |
2001 |
01(19卷) |
一论汉代刺绣的盛衰 |
陈国安 |
2000 |
10(17卷) |
中国古玉之美——由故宫玉器展谈起(下) |
邓淑苹 |
1999 |
05(17卷) |
史前时期的首饰 |
张健 |
1999 |
04(17卷) |
中国古玉之美——由故宫玉器展谈起(上) |
邓淑苹 |
1999 |
04(17卷) |
隋唐丝绸上的团窠图案 |
赵丰 |
1996 |
07(14卷) |
幞头、乌纱帽 |
陈夏生 |
1993 |
03(10卷) |
清乾隆月白缎绣云龙拾朝袍 |
张凤荣 |
1993 |
02(10卷) |
唐代金银器上的几个西域纹饰 |
张文玲 |
1992 |
10(10卷) |
唐代宗教造像之美 |
李玉珉 |
1991 |
05(9卷) |
南京明墓出土金簪初探 |
张瑶 |
1991 |
09(9卷) |
话说木屐 |
林华东 |
1991 |
08(9卷) |
古玉装饰性多综纹的演变 |
吴凡 |
1991 |
08(9卷) |
服制鼎成东珠生辉——以东珠为饰看清代冠服制度的特点 |
庄吉发 |
1991 |
01(8卷) |
商的文字——陶文篇 |
张光远 |
1991 |
01(8卷) |
上帝与上天(四)——古代宗教信仰和古器物之关系 |
袁德星 |
1991 |
01(8卷) |
漆园偶掘——庚牛岁莫补话马 |
潜齐 |
1990 |
11(8卷) |
上帝与上天(二)——古代宗教信仰和古器物之关系 |
袁德td>
| 1990 |
11(8卷) |
玉蝉和玉豚——兼谈含、握之礼 |
钱伊平 |
1990 |
10(8卷) |
纪丰功、述伟绩——清全武功的图像记录——功臣像与战国 |
曾嘉宝 |
1990 |
09(8卷) |
军吏宴饮画像砖 |
贾麦明 |
1990 |
09(8卷) |
上帝与上天(一)——古代宗教信仰和古器物之关系 |
袁德星 |
1990 |
09(8卷) |
古画断代释例——玄学、科学、画学方法的了段论法 |
李霖灿 |
1990 |
06(8卷) |
中国历史上的马军——骑兵 |
李天鸣 |
1990 |
05(8卷) |
汉画选(十一)——养老赈赡 |
本社 |
1990 |
02(7卷) |
谈赵孟頫画苏轼像 |
王耀庭 |
1990 |
01(7卷) |
著色鲜润体度如生——苏汉臣婴戏图试析 |
刘芳如 |
1990 |
01(7卷) |
汉画选(九)——庖厨宴饮 |
本社 |
1989 |
12(7卷) |
汉画八)——天马神驹 |
本社 |
1989 |
10(7卷) |
敦煌早期壁画源流新论(下)——敦煌艺术系列 |
苏莹辉 |
1989 |
10(7卷) |
雕塑艺术中的汉唐宝马 |
钱伊平 |
1989 |
10(7卷) |
敦煌早期壁画源流新论(上)——敦煌艺术系列 |
苏莹辉 |
1989 |
09(7卷) |
汉画选(七)——植桑纺织 |
本社 |
1989 |
09(7卷) |
汉画选(六)——播种收获 |
本社 |
1989 |
08(7卷) |
汉画选(五)——神话传说 |
本社 |
1989 |
07(7卷) |
神仙思想与秦汉时代的画像艺术(下) |
高木森 |
1989 |
06(7卷) |
神仙思想与秦汉时代的画像艺术(上) |
高木森 |
1989 |
05(7卷) |
市井酒肆——汉画选(四) |
本社 |
1989 |
04(7卷) |
历史人物故事——汉画选(三) |
本社 |
1989 |
04(7卷) |
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古代的科学(三) |
宋念慈 译 |
1989 |
03(6卷) |
道教与徽宗的书画--道教与宋徽宗的艺术(三) |
高木森 |
1989 |
03(6卷) |
百戏——汉画选(一) |
本社 |
1989 |
02(6卷) |
庄子对中国绘画美学的影响 |
郑金川 |
1989 |
02(6卷) |
东传日本的唐代乐舞——唐代乐舞研究之九 |
刘慧公 |
1989 |
02(6卷) |
由青铜到铁——中国古代的科学(二) |
宋念慈 译 |
1989 |
02(6卷) |
宗与道教——道教与宋徽宗的艺术(一) |
高木森 |
1989 |
01(6卷) |
道统斯在圣贤轨范——院藏南薰殿图像简介 |
本社 |
1989 |
01(6卷) |
文化之起源——中国古代的科学(一) |
宋念慈 译 |
1989 |
01(6卷) |
冷逸的文人画——论元初遗民画家的复古主义与个人主义 |
高木森 |
1987 |
12(5卷) |
龙的原始 |
袁德星 |
1987 |
12(5卷) |
高昌伎与高丽伎——唐代乐舞研究之四 |
刘慧芬 |
1987 |
09(5卷) |
秀丽创新的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历代纹饰考已篇(下) |
张临生 |
1987 |
09(5卷) |
踊跃动息话龟兹——唐代乐舞研究之三 |
刘慧芬 |
1987 |
08(5卷) |
秀丽创新的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历代纹饰考已篇(上) |
张临生 |
1987 |
08(5卷) |
铸鼎象物——从面具艺术看南周青铜器的纹饰 |
高木森 |
1987 |
08(5卷) |
胡旋舞与胡腾舞——唐代乐舞研究之二 |
刘慧芬 |
1987 |
07(5卷) |
写实与幻想并存的两汉时代——中国历代纹饰考成篇(下续) |
徐纯 |
1987 |
07(5卷) |
写实与幻想并存的两汉时代——中国历代纹饰考成篇(上) |
徐纯 |
1987 |
06(5卷) |
院藏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
本社 |
1987 |
06(5卷) |
碧云仙曲舞霓裳--唐代乐舞研究 |
刘慧芬 |
1987 |
06(5卷) |
明式衣冠汉式裳--清代服饰的多元化 |
刘家驹 |
1986 |
12(4卷) |
古画中的儿童天地 |
本社 |
1985 |
01(3卷) |
慈禧的服饰 |
庄吉发 |
1985 |
11(3卷) |
中国历代的冕服、弁服与袍服 |
陈夏生 |
1985 |
04(3卷) |
中国的仕女画 |
吴文彬 |
1984 |
12(2卷) |
玉耳饰 |
那志良 |
1984 |
12(2卷) |
十八世纪宫廷绘画 |
王耀庭 |
1984 |
11(2卷) |
冠冕堂皇 |
陈夏生 |
1984 |
07(2卷) |
腰带与腰饰 |
陈夏生 |
1984 |
05(2卷) |
绿松石 |
刘万航 |
1983 |
09(1卷) |
宫乐图 |
王耀庭 |
1983 |
09(1卷) |
唐代的金银器 |
刘万航 |
1983 |
08(1卷) |
吉祥花卉 |
潭怡今 |
1983 |
08(1卷) |
龙凤配 |
袁德星 |
1983 |
05(1卷) |
带钩 |
张临生 |
1983 |
03(1卷) |
元代帝后相册的服饰 |
葛婉章 |
1983 |
03(1卷) |
谢遂职贡图上的么些民族 |
李霖璨 |
1983 |
01(1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