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染织服饰论著资料汇编

历代染织服饰论著

将文献分成资料性和成果性两大类是一种技术处理,是为了方便 教学和使用,事实上两者之间并无绝对明晰的界线。在古代文献中, 当然同时存在着资料性质较明显与研究性质较明显之差别。但是,古 代的染织服饰史研究成果问世已久,由于研究史与对象相距较近,本 身一定会兼具史料的功能。故将1949年以前的染织服饰史研究成果作 为资料性文献作大概介绍。 另外,古代染织服饰是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布帛的 生产织造还是服饰的印染制作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 制,因此将涉及桑蚕、织造、染印等工艺美术史方面的论著亦并入此 节。

《释服》

清宋绵初撰。全书两卷,诠释先秦时期的各种礼服。卷 一记载祭祀和朝觐之服,卷二分述冠、袍、、裤、袜等服饰。较早 版本可见清嘉庆二十三年书种堂刻本,自前易见2002年完成的《续四 库全书》。

《古玉图谱》

南宋龙大渊著。全书共一百卷,有图七百余幅,记 载了南宋高宗时期(1127~1163)皇宫器物。内容分为国宝、压胜、 舆服、文房、薰燎、饮食、彝器、音乐、陈设,共九部。舆服部记载 冠、朝带、玉佩、、块等,并配以附图。可见有乾隆康山草堂刊本。

《蜀锦谱》

元代费著撰。全书不分卷,叙述了四川地区古代锦院 建立的历史、织锦的生产分工、产量及用途等,并详细描述了宋代成 都转运司锦院和茶马司锦院所产织锦的各种花色、品种。对于研究蜜 锦的历史和宋代蜀锦的装饰花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易见1991年 中华书局刊印本。

《木棉谱》

清褚华撰。木棉是中国古代对棉花的称谓,此书详述 从棉种、播种到施肥、锄草、套种、捉花(采棉花)的整套裁培技术, 在列引前人关于木棉的记述、考证之外,还总结了上海地区棉花栽种 方法以及轧花、弹花、纺纱、织染用具等。1935年收入《上海掌故丛 书》。

《绣谱》

清陈丁佩著,全书分为择地、选样、取材、辩色、工 程、论品等六章,提出刺绣工艺"齐、光、直、匀、薄、顺、密"等 特点,对清代常用的刺绣技法介绍详细。易见1982年台湾世纪书局出 版社刊印本。

《深衣考》

清黄宗义撰。全书不分卷,逐句诠释《礼记深衣》中 有关深衣的记载,详述深衣形制,兼及诸家对深衣的认识。有清文渊 阁四库全书本,目前易见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刊印本。

《补服考》

清陆心源著。内容依据《明史舆服志》与《大清会典 事例》、《皇朝礼器图式》,考证了明清两代补服及补子的沿袭和演 变过程。有陆氏《仪顾唐集》本,后又有光绪刻本。

《古经服纬》

清雷撰,雷学淇释。全书三卷,综合经籍中服饰 相关记载,对先秦以来的服饰形制加以详述考订。涉及中国古代的冕 服制度、皇后夫人及命妇服制和丧服制度等。有1936年商务印书馆丛 书集成初编本。

《释缯》

清任大椿著。以中国历代文献(主要是先秦至唐代的文 献)为依据,对丝织物品种、名称进行了分析、整理、总结和考证。 提出了中国古代丝织物的三种主要分类方法。还记叙了丝绸发展史方 面的若于问题。此书刊于清代乾隆年间,被收入《燕禧堂五种》和 《皇清经解》。

《牟服释例》

清任大椿著。全书共八卷,诠释《周礼》、《礼 记》、《仪礼》等经典中有关牟服的用例。可见清嘉庆元年王宗炎望 贤家垫刻本。

《深衣释例》

清任大椿著。全书共三卷,专述深衣的用例、形制 以及与深衣有关的服饰。可见乾隆《燕禧堂五种》本。

《雪宦绣谱》

沈寿口述,张赛记录整理。全书前有张睿撰 "序",正文八章,包括"绣备"、"绣引"、"针法"、"绣 要"、"绣品"、"绣德"、"绣节"、"绣通"。"绣备"叙述刺 绣必备的工具,如绷、架、剪、针等;"绣引"叙述绣制前的辅助工 序,如剪线、丝等;"针法"分列齐针、抢针等十八种常用针法; "绣要"讲述刺绣光色变换关系和要点;"绣品"、"绣德"、"绣 节"从不同方面叙述刺绣职业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绣通"叙述书 画鉴赏修养对刺绣艺术的辅助作用。此书是沈寿数十年刺绣经验的积 累,也是对包括明代"顾绣"在内的民间刺绣经验的小结,内容全 面。1919年翰墨林书局首次出版,目前易见2004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刊 印的《雪宦绣谱图说》。

《丝绣笔记》

近代朱启铃著。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纪 闻",包括锦绫、刻丝、刺绣,辑有织作技法、各地纺织产品、丝帛 时价、用料数量、官方购买细丝文献、历代丝绣宫匠制度、机构、染 色及历代有关丝绣禁令等内容。下卷"辨物",包括锦绫、织成、刻 丝、刺绣,辑有各种名锦、刻丝织物以及古代流传下来的刺绣作品、 《蜀锦谱》及日本古染物大略等。资料多来源于历代相关的文人笔 记、各代史书和地方志书。此书1930年首印,分别收入《丝绣丛刊》 和《美术丛书》。

《考工记》

作者不祥,般认为书中主体内容编赛于春秋未年, 是齐国官府工匠所记有关工艺的典籍。今天所见《考工记》为《周 礼》的一部分。是中国自前所见最早的手工业技术文献,书中保留先 秦时期手工业生产技术、工艺美术资料。对皮革、染色等技术亦有所 记载。目前易见的版本有195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考工记图》。

《齐民要术》

东魏贾思魏撰。全书十卷,共九十二篇,是一部综 合性的农书。内容丰富,记载了麻以及古代染料作物的种植技术。此 书版本众多,较草的有北宋崇文院刻本、南宋张刻本、南宋本的明 代抄本、元代刻本等,今本易见1956年中华书局本。

《农政全书》

明徐光启撰,全书共六十卷,分为十二目,包括农 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蚕桑广类、种植、牧 养、制造、荒政。对蚕桑及棉花的种植技术记载颇多,另外对丝 车、提花机以及相应技术等也有记载。此书崇祯二年(1639年)刊 行,目前易见的版本有1956年中华书局刊印本。

《天工开物》

明宋应星撰,全书共十八卷,依次为:乃粒(五 谷)、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粮食加工)、作咸 (制盐)、甘嗜(制糖)、陶斌(陶瓷)、冶铸(铸造)、舟车(车 船)、锤锻(锻造)、石(烧造)、膏液(油脂)、杀青(造 纸)、五金(冶金)、佳兵(兵器)、丹青(朱墨)、曲藥(制 )、珠玉。附插图一百二十三幅。乃服与彰施两卷记载了服饰染印 及制造相关条目。此书初刊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1939年商务印 书馆发行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