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1断代服饰相关著作

序号 题名 作者 出版时间 出版社 总页数 摘要
1 汉服的形成 东周秦汉服饰的考古学研究 王方作 2024 北京:科学出版社 568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活之一,不仅具有基本的物质属性,而且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文化意义。东周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服饰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本书在全面占有、系统分析考古材料的基础上,运用考古学的理论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出土文献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东周秦汉时期服饰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脉络,勾勒出“汉服”的起源与形成过程,并就服饰考古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思考。本书是一部关于服饰考古的综合性研究专著,适合于考古学、历史学、文物博物馆和服装设计学等学科研究者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2 中国服饰文化史 1 秦以前服饰文化史论 张志春,张影舒著;张志春主编 2022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339
3 中国服饰文化史 2 两汉以来服饰文化史论 张志春,张影舒著;张志春主编 2022 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870
魏晋
1 北朝服饰的考古学研究 宋丙玲作 2025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87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服饰大变革的时代,秦汉以来逐渐定型的汉族传统服饰体系开始重构。北朝服饰在承袭汉魏传统的同时,融合了北方民族及西域地区服饰特征,塑造了裤褶服、圆领翻领袍、踝躞带、长蚴靴等特色服饰,对隋唐乃至后世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北朝服饰在整个中国古代服饰发展历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早在宋代,沈括、顾文荐、朱熹等学术大儒便有精彩论断。本书系统梳理了北朝陶俑、壁画、棺椁线刻等所见人物图像资料,结合出土服饰实物及文献记载,对北朝服饰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古类型学分析及分期、分区研究,力求全面把握北朝服饰的形态演变序列及时空特征,进而探讨服饰演变背后的政治变迁、民族交融、文化交流及历史地位等问题。
2 东晋南朝服饰研究 张珊 2024 北京:文物出版社 287 本书是对东晋南朝服饰的综合研究。全文立足于考古调查及发掘材料、传世材料、古籍文献,将东南朝服饰按穿用功能分为祭服、朝服、日常服饰三大类。在此大类下再按性别和着装部分细化研究,并以人为中心,强调首服、身衣、足服的组合。这样的分类法,涉及较全面且突出功能差异。本文对古代服饰的命名,均取自同时代古籍文献所记载的主流称谓,尽可能不混淆同一种服饰在不同朝代及现代语境的服饰称谓。
3 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我在魏晋穿什么 刘小雪作 2024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22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 - 上承东汉,下启隋唐。魏晋时期的很多服饰与汉代一脉相承,还可以在隋唐服饰中一撇它们身影。本书共分八章,前六章分别描述了贵族男性、贵族女性、文人逸士、男仆女侍、劳动人民和稚子幼童在各场合所穿的服饰,参考资料种类比较丰富;第七、八章主要分析了成人礼、婚礼、葬礼和上巳节、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服饰,参考资料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小说等文字资料为主。两个附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衣物疏、服饰形制进行了汇总。是一本有趣的、考据严谨的、代入感强的手边书,值得热爱传统服饰、南北朝服饰与文化、历史知识的读者一阅。
1 大唐风华 唐人服饰时尚 纳春英 2024 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381 本书图文并茂,以时尚变化为线索,分述唐代不同社会层次的女性与男性在时尚影响之下的服饰变化。唐代服饰不仅上汲汉、魏、六朝之余波,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而且中外融合、胡汉杂糅,其取精用弘,于继袭旧传统之外,并不时采撷外来文化之精华,服饰时尚潮流迭起,在中华服饰史占据有重要地位。
2 锦簇芳华 唐宋服饰与染织绣艺术史考 夏燕靖作 2024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490 本书以唐宋服饰与染织绣艺术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文献解读与实物互证来还原史实真相,一则证明唐宋乃是我国古代服饰与染织绣艺术发展的高峰期,且可作佐证的文献典籍十分丰富,值得梳理和深入探究;二则以唐宋史料开掘为突破点,便于勾连起上下左右历史时期的史料掘进,比如,唐宋一脉、宋辽金夏一脉,可以形成互补互证,有利于深入探求我国古代服饰与染织绣艺术的变迁史;三则是结合文献与实物构成的互证,推进对唐宋艺术史这一领域的研究。本书体现了艺术史学研究多样性文本的价值,适合专业师生及相关研究者参考使用。
3 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我在唐朝穿什么 张梦玥,徐向珍,徐杰,杨娜作;徐央绘画 2024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 穿越千年,典型场景展现汉服之美。汉服,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文化的瑰宝。本书通过描摹唐代社会生活场景,带你领略唐代服章之美,感受古老深沉的文化魅力。书中梳理了唐代服饰的发展脉络,知来处明去处,是一本图文并茂,初学者也能看懂的汉服指南,其中丰富的文物图片和经严谨考据呈现的手绘图,加上详尽的文字介绍,可以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汉服,快速入门。书中还穿插介绍了服饰的历史、文化与制作技艺,从透视结构到纹样描绘再到平铺细节,深入剖析汉服底层脉络,让你轻松掌握汉服制作与设计知识,成为汉服文化的传播者。
4 隋唐平民服饰研究 纳春英著 2023 北京:人民出版社 283 隋唐物质文化,上承六朝之余绪,下启两宋文明之新运。对于理解汉魏六朝,以及宋明各代的平民服饰文化发展,有积极的贯通和借鉴作用。《隋唐平民服饰研究》是第一部运用“整体史”研究思路,自下而上讨论古代平民服饰的专著。本书不仅讨论了隋唐平民日常服饰的款式、面料,而且还讨论了平民冠、婚、丧礼的礼服,以及置装成本、服饰禁忌、对外影响等等,是古代平民服饰研究的新尝试和重要突破,对于深化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作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和贡献。
5 中国妆束:大唐女儿行 左丘萌,末春 2020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77 本书依托于考古学与历史学研究成果,通过对唐宋时期女性服饰、妆容演变进程的梳理,透彻分析唐宋时期的时尚流行,尽展传统服饰之美。严谨考究的服饰研究文章与精美的插图,向读者展现数十位唐宋时期著名女性的衣妆打扮及各种服饰、妆容相关的名物。
1 优雅的文明 宋代女性服饰艺术 王苒作 2025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 本书以中华民族服饰艺术的精髓,优雅的典范宋代女性服饰艺术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美学、设计学多重视角探索中华民族服饰艺术与设计美学的内核,由宏观到微观,从文化价值到艺术形式,层层递进。根据宋代文献、绘画、实物等资料,重新绘制大量高水平的彩色宋代女性服饰图谱。图文并茂,以图为主,从服饰艺术的角度分析、归纳其艺术特征。再从宋代女性优雅的美学尺度探究文化的再生产,为民族服饰文化产业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提供直观、便捷的资源,为中华民族服饰艺术传承与发展奠定价值基石。
2 中国妆束 宋时天气宋时衣 左丘萌 2024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300 本书讲述两宋时代女性服饰的变迁。尝试以宋时诸家诗词、笔记小说记载为核心文本线索,对照出土文物,以穿用衣物(装服)、冠梳钗钏(首饰)、梳洗打扮(妆发)三个部分,分别探寻了解当时佳人妆束流变的具体模样与组合搭配。
3 藏在文物里的两宋史 服饰篇 南宋书房 2024 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藏在文物里的两宋史》以揭秘传世文物的角度书写两宋史,是一套人文通识读物,涵盖艺术、文学、历史、社会风俗等多个领域。从两宋文物着眼,欣赏器物之美,不仅是一场精彩纷呈的美学盛宴,也是一次寻找历史谜题的纸间旅行。以古人衣食住行的常用之物为纽带,联结起当下与过去、艺术与生活,让读者体味宋朝的风雅清韵和世俗繁华。本书为该系列图书之《藏在文物里的两宋史:服饰篇》,选取了宫廷服饰、官员士大夫服饰、平民女子服饰、士兵服饰等宋朝各类人群的代表性服饰,探讨服饰的形制、细节、风格……有助于读者了解两宋的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
4 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我在宋朝穿什么 陆蕾著 2023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30 本书以宋代绢本画为主要蓝本,以宋代壁画为辅,搭建了33个场景,大到谒庙朝会、宫宴雅集,小到燕居侍花、耕织斗茶。尝试在特定情境的代入中,阐述命妇仕女、士宦富贾、少年儿童以及庶民百工不同群体的妆束,既涵盖巾帽冠带、衫袍鞋服,又包括发型妆容、纹样配饰。此外,结合汉服在当代生活中的应用需求,搭建了5个虚拟场景。通过古籍文献的考证,呈现宋代冠礼、及笄礼、婚礼的流程以及所穿服饰、所用配饰。宫妃仕女们在宴会、消夏、赏雪时都穿什么官家官员们上班与下班时的着装有什么不同儿童的服饰真的只是成年人服饰的缩小版吗宋代女艺人、厨娘、外卖小哥又有着怎样的职业装扮在婚礼时,新郎新娘以及宾客们应该穿怎样的盛装少年少女的成年礼又是怎样通过华冠丽服来体现满满的仪式感这本书会为你一一揭晓答案。此外,在讲述“宋人穿搭档案”中间,穿插了“今人穿搭指南”的“小贴士”,希望针对爱好者穿着汉服时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希望来源于历史的研究成果,也能在当代生活场景下灵活应用。
5 辽代服饰研究 王春燕著 2023 北京:人民出版社 407 本书在广泛收集辽代壁画墓图像、出土饰物、人物造像、纺织遗迹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系统探讨辽代服饰文化的特点与演进历程。通过服饰各部分类型和搭配组合的考古学研究,剖析服饰的民族性、等级性等社会属性;在辽代壁画墓分期编年墓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服饰的时空变迁,分区域展示服饰发展演变进程中的阶段性差异;通过与辽代疆域内外汉族服饰文化、胡族服饰文化的对比研究,探索服饰的文化交流,揭示出在三种服饰文化运行轨迹中,平行发展与交叉融合并存的演变规律,进而重新审视辽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地位和影响。本书可供考古学、历史学、文物学、艺术史及相关领域研究者及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阅读参考。
6 彬彬衣风馨千秋 宋代汉族服饰研究 张蓓蓓 2023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彬彬衣风馨千秋——宋代汉族服饰研究》以宋代汉族服饰作为研究对象,以服饰风格为主线,将宋代汉族服饰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即晚唐五代宋初、北宋中晚期、南宋三个时期,将它放在中国服饰“大历史”中去观照,从而揭示了宋代汉族服饰在中国服饰史中的地位与价值,归纳出宋代汉族服饰的艺术特征。该书主要采用考古和文献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宋代衣冠服制的变化。通过大量图像的比对和出土实物的研究,勾勒出文人士大夫阶层、市民阶层等的服饰风尚。通过对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剖析,探寻出服饰风尚发生变革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对周边少数民族文化及服饰的透析,探究出宋代一些奇装异服出现的缘由。通过对治国思想的深入研究,探求出文人士大夫的服饰风貌。本书对宋代军戎服饰、舞蹈服饰、体育服饰、戏剧服饰作了分析和比对,探讨这些特殊阶层的服饰与宋代汉族日常生活服饰的关系。通过研究,揭示了宋代汉族服饰的几大特征。
1 孔府旧藏服饰研究 明代衍圣公卷 徐冉作 2024 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服饰的历史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当代中国服饰时尚的根之所在、魂之所系。《孔府旧藏服饰研究 - 明代衍圣公卷》为读者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明代服饰文化的窗口,期待徐冉等青年学者,多出研究精品,以进一步推进社会、行业的传统服饰文化自知,加速中国的时尚文化自立。
2 衣冠大成 山东博物馆明代服饰文化展策展笔记 于芹著 2023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31 本书共分为引言(恰逢其时)、导览(衣冠大成)、策展(万毫齐力)、观展(同袍云集)和结语(意犹未尽)五个部分,对“衣冠大成“展览进行全面介绍,并着重对展览策划理念和实践进行纪录和总结,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有益的样本。
3 煌煌大明 考古 服饰 礼制 徐文跃著 2023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610 本书充分运用考古发掘材料,综合传世实物、文献、图像,对明代帝王后妃、品官命妇、士庶及妻的冠帽服饰做了系统梳理与研究,客观上体现着明代礼制的变化。煌煌,大明也。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璀璨的时代,其冠服制度更是从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代际、地域之间的传承与创新。
4 明风雅韵 明代肖像画中的服饰探微 山东博物馆编 2023 北京:文物出版社
5 礼制与造物 明清山东礼仪服饰研究 李俞霏著 2022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70 本书通过研究社会文明进程中明清时期山东礼仪服饰,拓展了古代礼仪服饰的研究领域,为礼仪制度和服饰文化研究提供史料。对于进一步传承独具特色的地域服饰文化具有理论意义。同时,本书有助于深度发掘和秉持山东地域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性、文化性以及服饰所蕴含的时代价值,从而为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提供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
6 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我在明朝穿什么 陆楚翚著 2022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30 本书以有趣的场景代入式写法,向读者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明代人的着装与饰品。全书通过12章30个场景300多幅手绘图及古画中的服饰介绍了明代女性夏季着装、男性着装礼仪、不同身份人正式拜访时应穿的礼衣、出席不同规格宴会时的装束、婚丧嫁娶时人们的着装、节日庆典时的应景服饰、朝服的组成和穿着顺序、时尚流行服饰的传播、户外运动装、旅游休闲装等。通过对服饰解剖式的介绍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智慧与审美,还能为现代汉服的设计与穿搭、传统文化的溯源与发扬起到借鉴的作用。在书中你还可以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小点,例如古代的高跟鞋、拖鞋是什么样子的,原来过去赞美女性也是用“女神”,主随客便的官场礼仪,兼具声音的首饰“闹嚷嚷”,穿藕荷色衣衫的时尚老人,讲究穿搭的精神世界的旅游“卧游”,叛逆的流行“男穿女装”等等,在了解服饰之余也为读者带来一幅活色生香的古人真实生活画卷。
7 明代以来汉族民间服饰变革与社会变迁 1936 - 1949 崔荣荣,牛犁 2022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8 齐明盛服 明代衍圣公服饰展 孔子博物馆编 2021 北京:文物出版社 156 传世明代衍圣公服饰以其色彩之原真性、纹饰之完整性、结构之稳定性等特点优于出土明代服饰,亦以其以保存完好、类别完整、传承有序、配服完备成为研究明代和历代服饰体系的珍贵一手实物资料。孔子博物馆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推出“齐明盛服 - 明代衍圣公服饰展”并集结图录出版,旨在深入解读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使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重焕活力,并引导大众欣赏服饰之美的同时,强化民众的中华民族共识和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