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太原北齐陶俑墓 |
山西博物院 |
2024 |
太原:三晋出版社 |
365页 |
本书稿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和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相关专家编写,从20世纪以来山西省太原地区考古发掘的北齐墓葬入手,系统介绍了这些墓葬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每个墓葬中出土的北齐陶俑,对陶俑的类型、服饰、军阵排列、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勾勒出古代陶塑艺术在北齐的发展脉络以及太原地区北齐陶俑的概貌,是系统地整理太原地区北齐墓葬出土的陶俑,图文并茂,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资料参考价值。 |
2 |
长沙马王堆汉墓文库 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 第1卷 |
李明洁作;喻燕姣编 |
2024 |
长沙:岳麓书社 |
353页 |
本书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西边厢出土纺织品的文物资料整理与研究。马王堆一号汉墓西边厢的六个竹笥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整的纺织品和衣物,包括绵袍、单衣、单裙、袜、单幅丝织品、丝织品碎片以及置于西边厢竹笥上的瑟衣、竽衣、麻绳残片等文物。其中出土的素纱单衣更是迄今所见最早、最薄、最轻的服装珍品,代表了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西边厢出土纺织品的重新整理,将这批历经两千多年却依然保存完整、色泽鲜艳的国之瑰宝呈现在世人面前,再现了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水平,也为进一步研究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以及当时的服饰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
3 |
长沙马王堆汉墓文库 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 第2卷 |
陈锐,彭诗琦,贺鸣萱,赵江南,张万科作;喻燕姣编 |
2024 |
长沙:岳麓书社 |
253页 |
本书主要内容是对马王堆一号汉墓东边厢、南边厢、北边厢出土纺织品的文物资料及西边厢的纺织品残片资料的整理与研究。东边厢出土了盛有竽律管的绣袋、香囊、麻履以及盛放其他物品的绢袋或麻布袋等;南边厢出土了戴冠男俑上的服饰残片、竹笥上的麻绳残片及草席上的丝织物包缘等;北边厢出土了夹袍、绣枕、几巾、枕巾、香囊、鞋履以及置于奁内的手套、镜衣、针衣、组带等,同时北边厢的四壁还挂有丝织的帷幔;西边厢新整理的纺织品残片资料主要是竹笥中出土的聂币残片。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四个边厢出土纺织品的进一步整理,弥补发掘报告中资料公布的不足,也为进一步研究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以及当时的服饰制度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
4 |
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 第3卷 |
申国辉,湖南博物院,喻燕姣 |
2024 |
长沙:岳麓书社 |
304页 |
《马王堆一号汉墓纺织品》(第二卷)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内棺出土纺织品的文物资料整理研究。包括对其纹饰图案特点、制作工艺、保存形态等等的全面描述。本书主要内容为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纺织品文物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了包裹女尸的衾袍,计二十二层,包括了绢、纱、罗、绮、锦和绣以及细白麻布,代表了汉初桑蚕织造和麻纺织品工艺的优选水平。本卷将内棺中第十六至二十二层(从外至里)的丝织品以及部分丝织品残片,以分区、分类的形式进行了详尽介绍,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纺织品的全面整理,将包裹和覆盖遗体的数层纺织品面貌呈现出来,展现西汉时期高超的纺织技术、刺绣技艺及其所体现的美学,为进一步研究西汉纺织品及其纹饰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汉初贵族丧葬礼仪提供参考资料。本书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学术湖南”精品培育项目)。通过对马王堆一号汉墓内棺出土纺织品的重新梳理,将这批历经两千多年却依然保存完整、色泽鲜艳的国之瑰宝呈现在世人面前,再现了西汉时期纺织技术的巅峰水平,也为进一步研究西汉时期的纺织技术以及当时的服饰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 |
5 |
南陵铁拐宋墓 |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陵县博物馆编著 |
2023 |
北京:文物出版社 |
272页 |
2014年6-7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南陵县博物馆对南陵县2座宋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2座宋墓位于南陵县弋江镇铁拐村西北部,两墓葬相距约1米,均为竖穴土坑灌浆三合土双棺墓,地表未见封土。M1保存较好,内外双棺、外棺内柩基本完整。柩上盖有荒帷及旌铭,出土随葬器物较为丰富,各类器物制作精美,类型多样。金属类有金银器、锡器、铜器、铁器,器型有金簪、锡匙、锡箸、锡钵、锡盏、铜镜、铜钱、铁剪刀等。陶瓷类有酱釉梅瓶、银扣敛口钵、青白釉执壶等。竹木类有宅院、床榻、家具、果实和彩绘木俑等。纺织类有绵织物、丝织物等。各类文物共计249件(套)。M2为异穴合葬,均使用双棺,二者以熟土墙间隔,相距约0.5米。遭早年盗掘损毁严重,出土10余件陶瓷器和少量铜钱。南陵铁拐宋墓特别是M1出土如此众多的纺织物、完整的木俑及木制宅院、家具组合等在安徽考古尚属于首次发现,填补了安徽宋元考古的空白,为研究宋代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埋葬制度及民间风俗等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实物资料。 |
6 |
王国的背影 吐谷浑慕容智墓出土文物 |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 |
2022 |
北京:文物出版社 |
259页 |
本书为慕容智墓出土文物图录。慕容智墓保存状况良好,出土随葬品众多,文化内涵丰富,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的发掘和研究计划被列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慕容智墓的发现为研究后期吐谷浑王族谱系、葬制葬俗等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研究和复原唐代高等级墓葬及其葬制葬俗等提供了重要借鉴,还丰富和拓展了丝绸之路物质文化资料,对推动唐与丝绸之路沿线民族关系史、交通史、物质文化史、工艺美术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是吐谷浑考古的重大发现。 |
7 |
无锡前房桥明代钱氏家族墓地 |
李一全 |
2021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36页 |
无锡前房桥钱氏家族墓地发掘出土了钱孟濬及其夫人、弟、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墓志计12方,出土了金银器、铜镜、丝绸、木器等一批器物。无锡前房桥钱氏家族墓地发掘出土了钱孟濬及其夫人、弟、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墓志计12方,出土了金银器、铜镜、丝绸、木器等一批器物。 |
8 |
明代丝绸研究 |
熊瑛著 |
2020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218页 |
丝绸是明代最大宗的工艺美术类型,其生产和贸易反映了经济的发展,织造工艺体现了纺织科技的进步,使用情况包含着等级制度和世情风俗,纹彩装饰则折射出时代的审美好尚。可以说,丝绸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明代社会风貌。本书结合文献与实物,力求解说丝绸与明代社会生活的关系,梳理出明代丝绸发展演变的线索,归纳其时代风格,并探究形成这种风格的历史原因。本书提供了大量史料和图片,既可作为高校和职业教育中工艺美术史、纺织史课程的辅助教材,也可作为文博、设计史领域的研究资料,又可成为服饰、织绣爱好者的通用读本。 |
9 |
唐墓壁画女性图像风格体系 |
于静芳著 |
2020 |
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 |
344页 |
本书共四章,主要内容包括:历史原境中唐墓壁画女性图像位置与功能、唐墓壁画女性图像风格要素、唐墓壁画女性图像风格分期与类型、唐墓壁画女性图像风格类型体系及其辅助断代案例。 |
10 |
千年丝语福州北郊茶园山宋墓出土纺织品文物图集 |
张振玉,林江主编 |
2018 |
海峡书局 |
141页 |
福州茶园山宋墓是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86年8月在福州市北郊茶园山发掘并清理的一座南宋古墓。这座南宋古墓一共出土了400多件的丝、棉、麻制品。囊括了衣、裤、抹胸、裙、鞋、帽、面料、花边、帛幡等,几乎涵括了当时主要的纺织文物品种。该图册正是对此次出土的纺织文物的展示。该书共包含宋墓概况、文物展示、服饰形制、装饰工艺、织物品种等五个章节。以福州北郊茶园山宋墓出土的纺织文物为蓝本,展示南宋时期福州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对福建宋元时期纺织业的研究有较大的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