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高丽史
高丽史
#高丽史111卷-列传24-廉悌臣-002
恭愍初拜左政丞赐端诚守义同德辅理功臣号。 蔡河中在元谋复相会元南征求勇士。 河中密说太师脱脱请还国出兵助征仍荐悌臣有勇略。 悌臣知之上* 自退。 王亦逼脱脱势以河中为政丞罢悌臣封曲城府院君。 与柳濯等赴征将士争夺人马行省 禁不止民*闲 。 悌臣罗英杰孙佛永独不然。 行至鸭江康允忠谋于众曰: "吾辈离亲戚左坟墓以就死地何日旋归。 欲以精骑五十驰还京城斩始谋发兵者。" 以告悌臣。 悌臣曰: "非计也吾君天也天可逃乎 忠臣义士岂有反侧之言 " *闲道疾行旣至都王遣使请还悌臣帝以为高丽大臣赐宴徽政院遣之。 王诛奇氏畏元有谴以悌臣为西北面都元帅赐貂 金带授节钺曰: "卿行之后吾不北顾矣。 其治军政 粮为先城堡次之器械次之。" 拜守门下侍中再三辞不允。 上* 论军务曰: "食为民天。 兵藏于农令军士有事则操兵无事则屯田。 庶转饷省而军食足矣。 师之强弱在于储* 。 今师兴有日而挽输之路阻修。 如选精强分屯要害移其余卒就食安州等处观变而动则挽粟之劳 矣。 戍边之法以时而代。 今军士盛夏北来淹至冬月无衣无褐何以御寒。 设使驱而纳诸矢石之*闲岂肯尽力 请率以半年相代。 军卒遭丧不免行伍人子之情在所不忍。 请自今凡遭丧者许人代之如无代者计日给暇。"
#高丽史111卷-列传24-廉悌臣-003
后以盛满辞复起为右政丞。 红贼之乱悌臣* {驮}妻 财贿车马甚盛 母而去台谏论以不孝。 拜相逾月不署告身。 会金镛诛以镛姻好罢。 旣而母没大* {敛}而葬。 明年领都佥议司事。 时辛旽用事恶悌臣不附己 于王。 王命其子壻谕以不可絶旽之意悌臣终不变。 兀刺之役悌臣为西北面都统使节度诸将。 师还封曲城伯亲图形赐之复为门下侍中。 幸臣金兴庆多所请谒悌臣不假贷兴庆有怨言。 王曰: "侍中学于中原性高洁非他廷臣比。 且大臣用心非汝所知也。" 兴庆不敢复言。 辛禑立以悌臣领三司事寻领门下府事。 禑丧毕御正殿宰相上寿悌臣首陈: "为君难为臣不易亲贤远 "等语。 禑为之改容。 加赐忠诚守义同德论道辅理功臣号。 北元遣使拜将作院使。 悌臣旣老国有大疑必与议尽言无隐。 位 宰凡二十九年。 及疾禑遣中官赐宫 药饵悌臣具衣冠受之谓曰: "公善为老臣言。 上之所以念及老臣者徒以臣尝左右先君也。 臣今殆矣。 愿上日愼一日惟永终是图。" 卒年七十九。 谥忠敬遗命三日而葬。 子国宝兴邦廷秀皆登第。 兴邦自有传国宝封瑞城君廷秀官至大司宪。 俱与兴邦伏诛。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李 -000
李 [*(李)冈]。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李 -001
○李 字古云初名君 。 祖尊庇初名仁成早孤学于其舅白文节善属文工隶书。 元宗初登第籍内侍迁国学博士直翰林院累转吏部侍郞。 忠烈朝历尙书右丞司议大夫拜左承旨。 时左副承旨金周鼎建议新置必 赤委机务尊庇正直初不与其议故不在选中。 左右以为不宜斥之卒以为必 赤进密直副使。 岁辛巳征日本尊庇为庆尙忠淸全罗道都巡问使调兵粮战舰措置得宜民不见扰。 以判密直司事监察大夫世子元宾卒。 世子闻之泣叹曰: "尊庇正直何夭如是。" 父瑀铁原君。 异凡儿。 忠宣时年十七登第。 忠肃爱其才命典符印除秘省校勘累迁都官正郞。 忠惠初擢密直代言兼监察执义。 忠肃复位以 为忠惠嬖幸杖流海岛罢瑀归田里。 忠惠复位授知申事进同知枢密院事转政堂文学佥议评理。 王以武人韩用规为典校副令 执不可王不听。 忠穆卽位拜赞成事与提学郑思度提调政房。 宦者高龙普以铨注不公白王流 于密城思度于光阳旣而免之。 忠穆薨奉忠定如元及嗣位命 听断国务。 还国命提调政房赐推诚守义同德赞化功臣复除赞成事拜左政丞。 阅战舰于江还带弓矢从者三十余骑二骑前导观者以为僭。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李 -002
恭愍初封铁原君乞骸入淸平山王征还守门下侍中。 红贼入寇 为西北面都元帅领兵二千行。 有朴居士者自言有 术能破贼以惑人 执送于京。 旣而以 懦不能军遣平章事李承庆代之。 红贼逼京城从王南幸。 贼平录扈从功为一等封铁城府院君赐推诚守义同德赞化翊祚功臣号。 十三年卒年六十八。 命有司以礼葬之。 谥文贞。 谨守绳墨居家不问有无。 以图书自娱书法妙一时。 尝手写*大甲{太甲}篇献王语其子冈曰: "汝志之。 吾旣老矣。 无官守无言责当以格君心为务耳。" 辛禑元年配享忠定庙庭。 子寅崇荫冈寅辛禑十年以固城君卒。 荫与诸将平红贼以功拜上将军战没。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李 -003
○冈字思卑。 少好学年十五登第忠定时选充侍读。 及王逊于江都冈从之。 恭愍卽位召见奇之授典仪注簿掌符玺常在左右愈久愈谨。 为吏部郞中当迁冈奏曰: "臣执笔注臣名臣实不敢。" 王益重之。 出为庆尙道按廉使。 王之南幸也迎候尽礼供亿甚盛。 旣还以元松寿荐代松寿为知申事掌铨选。 时方边报络绎上下维持冈之功居多。 然惟务承迎识者讥之。 拜密直副使卒年三十六。 王悼甚赐重赙。 枢密例不得谥特谥文敬。 子原。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洪彦博-000
洪彦博[*(洪)师禹柳渊]。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洪彦博-001
○洪彦博字仲容南阳府院君奎之孙。 少好读书善属文。 忠肃十七年登第王赐廐马一匹。 忠穆四年授密直提学俄迁知申事。 恭愍元年拜佥议赞成事赐推诚亮节佐理功臣号封南阳君。 时定六寺判事阶奉翊省郞不署依牒王怒囚右司议宋天凤将罪之彦博与洪彬营救得免。 三年拜左政丞迁右政丞加端诚亮节辅理安社功臣号寻封南阳侯。 录诛奇辙功为一等十年改门下侍中。 红贼逼京城众议欲避之。 彦博独以为先王基緖不可 也。 劝王自将与民 死。 俄而西兵告败王南幸彦博从之。 明年收复京城制胜方略多彦博指 。 判密直事宋卿言于彦博曰: "苍生望公复相久矣。 今为首相何无一事 舆望乎 去岁播迁宗社陷贼主上蒙尘取天下笑公之不早图也。 今公子握府兵壻长宪司富贵已极何不忧国家 " 彦博惮之罢卿。 时彦博壻柳渊为监察大夫故卿云。 然行宫所需金银乏少王之用度无节。 彦博白曰: "内帑之储何如在都时经费 宜加裁省。" 王熟视不应彦博退曰: "言不见从是何 也。" 李齐贤闻之曰: "吾为相时每言事若此。 吾未尝不为王惜也。"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洪彦博-002
王欲迁都江华命卜于开泰寺太祖眞殿人民汹汹。 太后洪氏彦博姑也面责彦博曰: "尔以外戚巨室位 宰中外之望咸属焉。 今王欲迁都而国人皆不欲。 尔 谏止之 " 彦博以告于王王曰: "予非决迁欲知吉凶耳卜果不吉。" 国人大悦。 时讹言红贼复来议选大帅以彦博不恤国事命左政丞柳濯为都统使。 彦博与柳淑同掌贡举宰枢盛设筵以慰。 彦博勋戚首相淑 幄宠臣虽当播越之时群臣所以倾待者如此。 十二年王将还都迁延不发彦博曰: "供顿已备。 若淹此期防农害事民受其弊。" 王从之。 南迁后祀典 缺文宣王朔望奠亦废成均十二徒请复行彦博以中外多事寝之。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洪彦博-003
兴王之变子师范遣人走报令避之时尙早彦博方与妾卧闻之自若曰: "不可不食而赴难。" 令作粥。 贼遣其党趣彦博所舍门客急告曰: "贼将至而犹不起耶 " 俄而贼至曰: "出迎帝命。" 家人报曰: "贼在门宜速避。" 彦博曰: "吾见贼问其故。" 终不避。 子及妻劝避犹不肯曰: "安有为首相而逃死者乎 " 徐整衣冠出户曰: "尔乃贼也。 何称帝旨 " 贼 之血 屋椽。 年五十五。 贼在兴王者闻之皆呼万岁。 赠谥文正以礼葬之。 子师普师范师禹师瑗。 师普官至判阁门事以子宽弑逆被诛。 师范知密直司事如京师贺平蜀还至海中许山遭风溺死。 恭愍悼之特赐谥。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洪彦博-004
○师禹恭愍时为庆尙道都巡问使鎭合浦淸谨自守吏民畏爱。 倭寇龟山县三日浦师禹往击之。 贼溃走乘胜奋击贼登山。 师禹麾兵四面攻之斩获二百余溺水死者以千数夺被虏者十人兵仗不可胜纪。 后为全罗道都巡问使以子伦弑逆遣人鞫之杖流远州。 寻遣崔仁哲缢杀师禹及子 于陜州。 当刑 泣谓仁哲曰: "请诛 释吾父。" 师禹曰: "吾已老矣。 愿诛老夫释吾子。" 仍叹曰: "吾尝斩获倭贼甚多功何在耶 " 父子相携而死人皆惜之。 全罗庆尙之民至有流涕者。 师瑗典书。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洪彦博-005
○柳渊晋州人三司左使之淀子也。 以公廉才干称执事必恪居官称职屡为将帅颇得众心。 辛禑二年以赞成事商议卒年四十九。 中外惜之。 谥贞靖子龙生。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柳濯-000
柳濯。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柳濯-001
○柳濯字春卿高兴府院君淸臣之孙有胆略善武艺。 早以门荫入元宿卫还拜监门卫大护军不数年三转封高兴君。 元授合浦万户。 忠定朝拜都佥议 理赐推诚亮节翊祚功臣号进赞成事。 恭愍初出为全罗道万户持军整肃不扰州县与士卒同甘苦。 王下敎褒奬赐衣酒劳之。 倭寇万德社杀掠而去濯以轻骑追捕悉还其 。 终濯在鎭寇不复犯。 自制长生浦等曲传乐府。 召复为赞成事未几拜左政丞罢封高兴府院君赐输诚亮节翊祚辅理功臣号。 元将南征红巾等贼求勇士蔡河中荐濯及廉悌臣等四十余人有勇略。 元遣使召之濯等率兵数千如元从太师脱脱征高邮贼张士诚连战颇有功。 复旧官制拜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寻以事流外起封高兴侯。 王避红贼南幸以濯为庆尙道都巡问兼兵马使复拜左政丞录兴王定难功为一等。 又定辛丑扈从功臣以濯济师有劳又为一等改侍中。 与评理崔莹密直副使吴仁泽提调政房崔吴方有宠一日除官濯曰: "宜先择台省。" 莹率尔曰: "我择之。" 声呼吏曰: "将*于达赤名簿来。" 濯恶其不让辞色方 仁泽曰: "台省岂可于*于达赤择之 须先择儒士与有名望者。" 二人专恣旁若无人濯辞疾不与。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柳濯-002
鲁国公主薨王惑浮屠说欲火葬以问濯不可乃止赐推忠秉义同德辅理翊祚功臣号。 旧制佥议枢密监察重房夕直者供给甚盛乱后始废。 两府欲复之久未定都佥议司吏金富等怒稽缓大书录事朴允龙孙国英名倒帖柱曰: "誓不出二人告身。" 允龙国英时掌钱谷者。 濯闻之怒下富等狱鞫之曰: "右司议崔安颖左正言金存诚所为。" 事闻罢安颖等。 初公主薨设四都监十三色以掌丧事。 濯多缪举安颖坐府中讥议濯 之至是罢人皆非之。 有诏使来举止甚峻颇傲于王见宰相不肯与坐及见濯礼貌甚恭。 签书李穑谓同列曰: "侍中动容中礼见重宜矣。"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柳濯-003
监察司囚都评议录事家奴濯见执义崔元佑请放元佑旣许退又囚一奴。 濯曰: "囚录事家奴是囚我奴也。" 怒不朝。 宰枢囚元佑狱罢之。 元佑叹曰: "台中事必会议而行岂独老夫 但老夫无用固宜贬黜。" 有巫自称天帝释妖言惑众杖之。 元使大都驴谓濯曰: "古安有刑妇人者 " 濯无学不能对。 累乞退不允。 王大营公主影殿于马岩濯谓同知密直安克仁签书密直郑思道曰: "马岩之役非但劳民伤财术家有言筑室于兹异姓王矣。 濯滥首百官食君之禄岂可腹非而成君上之过贻讥后世耶 宁死不可不谏。" 克仁等从之上书曰: "今岁大旱五谷不登民将无食。 乞停中外土木之役。" 王大怒曰: "是沮吾影殿之役也。" 下濯思道狱以克仁定妃父勒归私第。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柳濯-004
濯持重美风度动止可观同列服之及下狱皆惊叹。 太后使人谕王曰: "是祗以彰君之过而见宰相之贤也。 可释濯等。" 王不听卽以李春富代濯为侍中命李穑等鞫以鲁国之薨阙祭三日其葬降用永和公主例。 濯曰: "公主国母也。 宾天之初臣等哀恸罔知所为遂致阙祭辛丑之乱礼文皆失故葬礼以臣等所知为例耳非有他也。" 以闻王怒甚。 辛旽出曰: "侍中当死矣。" 王欲杀濯命穑制谕众文穑对以濯无死罪不敢为辞力争。 王又大怒下穑狱穑泣曰: "臣非畏死恐王以无罪杀大臣耳。" 王皆释之。 翌日濯等谢王赐酒慰之曰: "予失于怒辱卿等数日毋怪也。" 语在穑传。 后王又以正陵无腊祭为濯所定下狱免为庶人籍其家。 都堂言: "诸陵皆无腊祭请释之。" 王怒解还告身及家财。
#高丽史111卷-列传24-柳濯-005
辛旽旣诛宪司奏: "濯为首相尝欲专占全罗军民依妹壻也先帖木儿设万户府成军目靑册纳枢密院。 又公主升遐之初阙殡奠葬用薄礼。 又党逆贼辛旽贿以奴婢钱财相与结援。 李伯修告旽逆谋濯知而不首。 乞置典刑以正不敬不忠之罪。" 王从之。 太后使宦者沙颜不花请宥之王怒囚沙颜不花遂缢杀濯于靑郊年六十一。 国人有涕泣者时议以为王憾濯谏止影殿之役也。 后我
太祖梦濯祈爵其子湿异之赠濯特进辅国高兴伯谥忠靖授湿官。 子云湿 。
#高丽史111卷-列传24-庆复兴-000
*庆复与{庆复兴}。
#高丽史111卷-列传24-庆复兴-001
○庆复兴初名千兴淸州人。 父斯万性质素娶明德太后侄女以故 侍禁掖与宦寺无异人讥之。 官至右代言尝受命醮摩利山堑城闻空中若有呼庆代言不幸短命者再。 还谓友人曰: "吾不久于世矣。" 未几果卒。 复兴性淸直累迁监察掌令。 恭愍初拜军簿判书历判枢密院事 知门下政事升知政事商议。 时议筑京城复兴与郑世云柳淑言: "今四方兵起疮痍饥馑。 若筑城民将不堪。" 王命罢其役。 录诛奇辙功为一等改 知中书省事。 御史台劾黄裳杨伯渊奸判密直辛贵妻康氏复兴言: "康之失节以夫在流不能防闲也。 自丙申以来流窜者寔繁室家怨旷多失节。 请皆放还乡里。" 从之。 红贼入寇以复兴为西北面元帅寻为副元帅。 率兵千余屯安州畏贼不敢战。 王怒欲论以军法洪彦博言: "复兴公廉谨笃。 然不闲将略是用者过也。" 王怒解。 贼退赐尽忠同德 辅功臣号寻拜平章事守门下侍中。 录己亥击走红贼辛丑扈从功俱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