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科* -007

忠惠王四年三月政丞蔡河中等请 职税。 先是嬖人寗夫金承命往江陵道索人参时参贵不多得惧王罪己擅征职税还说王曰: "臣于江陵道见有职者退居乡里病民颇众故臣为殿下征其职税藏诸州郡以待上命有职居外者非独江陵五道皆然若从臣计有利于国。" 王纳之代言闵涣劝之。 于是分遣嬖人诸道征职税六品以上布百五十匹七品以下百匹散职十五匹。 人闻令下或 家登山或乘舟而遁焚山泽而索之祸及于族民甚怨之故河中等请除其弊王欲从之涣又劝之征税益急。 庆尙道有一散员同正者贫甚卖尽家产不充其额其女痛父被辱断发贸布以纳父及女皆缢死。 又征船税虽无舟者亦被其害其船税财帛巨万途道转输牛马 毙沿海州郡之民逃匿山岛至有漕运不通。 王虽* {淫}纵无道至于商财计利分析丝毫常事经营夺人田民尽属宝兴库群小托付争相进计以 其奸由是举国骚扰。 八月复征职税。 十月令诸君宰枢下至权务出材木有差以创新楼。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科* -008

忠定王元年七月命置路次盘缠色令百官出纻布有差。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科* -009

恭愍王三十一年九月以调度不给增* {敛}于民大户米豆各一石; 中户米豆各十斗; 小户米豆各五斗名之曰无端米民甚苦之。[无端方言无妨。]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科* -010

辛禑二年九月以军饷不足收品米有差三四品三石五六品二石其余从品秩而降时官爵猥滥工商贱隶皆冒受故品米之出多额焉。 五年三月置盘缠色令诸君两府至九品时散勿论各出五升布随品有差。 十年八月令两府至六品出金银有差又括* {敛}诸道以充岁贡是月都堂取鲁国大长公主眞殿金银器以充其不给。 十一年十一月令国人随官品出马以充岁贡。 十三年二月令两府下至巫觋术士出马有差以充进献一品出大马二匹。 六月李仁任以进献不敷元数三百余匹令省宰各出马八匹枢密六匹。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科* -011

恭让王四年二月令百官出马有差以充进献。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00

借贷。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01

○凡公私借贷以米十五斗取息五斗布十五匹取息五尺以为恒式。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02

成宗元年十月制: 令民*闲贷债出息者子母相 更勿取息。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03

显宗二十二年五月令公私贷民谷米者只取其本 其息。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04

靖宗九年十二月判: 诸公私米布贷者身殁后勿许追征。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05

文宗元年立子母停息之法贷一石者秋纳一石五斗二年一石十斗三年二石四年停息五年三石六年后停息。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06

肃宗六年五月诏曰: "朕以长生库积粟旣多出 取息今闻岁久粟腐民或病之其令管勾员贸银布以除其弊。"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07

仁宗五年三月诏曰: "无以官库陈谷抑配贫民强取其息又无以陈朽之谷强民 米。"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08

明宗十八年三月下制: 各处富强两班以贫弱百姓 贷未还劫夺古来丁田因此失业益贫勿使富户兼幷侵割其丁田各还本主。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09

忠烈王三十四年十一月忠宣王下敎: 一市肆商贾贸迁有无资生在前迎送国 宴礼诸色官虚给文契取用百物不还其直甚者公然揽夺怨 不少宜令各司检考文契如数归还今后尽行雇买不得骚扰; 一外方民吏无因科* {敛}烦重至有转卖男女贷物纳官积年未还实可哀矜宜速公还其直付其父母。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10

忠肃王五年五月下敎: 偿债之法止子母停息而贪利之人增息无限贫者卖妻 子亦不能偿其本息相当而犹责偿者收取文契以给贷者。 十二年十月下敎: 公私诸债年月虽多止还一本一利如有倒换文契恣行不法者官治其罪贫民未偿宿债卖其子女者所在官司赎还父母役使岁月旣准其价官收文契各令放还。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11

恭愍王元年二月宥旨: 公私息钱虽积年月止还一本一利其寺院常住息钱取利不等或过二分有司量宜定法毋使任意取息贫民 子女如过三年不放者监察司按廉使痛加理罪。 五年六月敎曰: "富户称贷取息利中生利贫民朝不谋夕典卖子女甚可哀也仰监察典法司按廉使临民官尽心 察凡利中息利者悉皆禁断。" 十一年密直提学白文宝上箚子: 贫民岁耕数亩租税居半故不能卒岁而乏食至明年东作之时称贷富户之粟以备种食今官吏不恤民患以禁富民纵贷倍息自后劝勉富民优其假贷依例子母停息贷者延引岁月而妄诉债主者当科其罪。 十二年五月敎曰: "债负无文契元借钱人已物故者断自辛丑十一月以前 不许追征其质当子女者计佣令归父母。" 二十年十二月敎曰: "债负止于一本一利贪利之徒不畏公法取息无已重困吾民仰中外官司取勘元契果有违犯者将本钱没官利钱还付贷者贫民或有卖子女者计佣偿直令还父母。"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12

辛禑元年二月宥旨: 一外吏上京因各司催纳贡物及征拖欠称贷私钱倍偿其直害及于民仰都评议司置常平济用库止取其本以便借用其外方州府亦令置之除任领内倍偿之弊各官司除都评议司行移外毋得擅行征纳; 一公私营息钱粮止取一本一利贷者不在毋令征及族人有取利中之利征还贷者洪武八年二月十三日以前典当子女无论久近 许放还。 四年十二月宪司上* 论时弊: 诸道公庾所储米豆贫民多 利其无滋息累岁不纳按廉守令互相递代不能* {纠}察因此国用日就虚竭乞依元 之额督征输仓自今于一石取息三斗以救其弊。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借贷-013

恭让王元年十二月大司宪赵浚等上* : 凡公私滋息一本一利耳比来货殖之徒惟利是视一本之利或至于十倍假贷之徒 妻卖子终不能偿故国家已有禁令今供办都监宝米滋息无穷至使贷者丧家失业非国家恤民之意也愿自今一本一利毋得剩取。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漕运-000

漕运。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漕运-001

○国初南道水郡置十二仓忠州曰德兴原州曰兴元牙州曰河阳富城曰永 保安曰安兴临陂曰鎭城罗州曰海陵灵光曰芙蓉灵岩曰长兴升州曰海龙泗州曰通阳合浦曰石头又于西海道长渊县置安澜仓仓置判官州郡租税各以附近输诸仓翌年二月漕运近地限四月远地限五月毕输京仓。 限内发舡因风失利梢工三人以上水手杂人五人以上幷米谷漂没者勿征限外发舡梢工水手三分之一败没者其官色典梢工水手等平均征纳。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漕运-002

成宗十一年定漕船输京价。 运五石价一石通潮浦[前号末潮浦泗州通阳仓在焉。]螺浦[前号骨浦合浦县石头仓在焉。]; 运六石价一石波平浦[前号夫沙浦乐安郡。]潮阳浦[前号沙飞浦升平郡海龙仓在焉。]风调浦[前号马西良浦。]海安浦[前号麻老浦光阳郡。]安波浦[前号冬鸟浦兆阳县。]利京浦[前号召丁浦丽水县。]丽水浦[前号金迁浦大原郡。]银蟾浦[前号蟾口*( ){蟾口浦}平原郡。]; 运八石价一石潮东浦[前号薪浦灵岩郡长兴仓在焉。]南海浦[前号木浦通义郡。]通津浦[前号置乙浦罗州海陵仓在焉。]德浦[前号德津浦务安郡。] 冈浦[前号白岩浦阴竹县。]黄丽浦[前号黄利内地。]海苇浦[前号苇浦长渊县。]; 运九石价一石利通浦[前号屈乃浦合 郡。]励涉浦[前号主乙在希安郡。]芙蓉浦[前号阿无浦灵光郡芙蓉仓在焉。]速通浦[前号所津浦承化郡。]朝宗浦[前号鎭浦临陂郡鎭城仓在焉。]济安浦[前号无浦保安郡安兴仓在焉。]古 浦[前号大募浦安山郡。]西河郡浦[前号 州。]; 运十三石价一石利涉浦[前号葛城浦 山县。]风海浦[前号松串浦海 郡。]怀海浦[前号居伊弥浦新平郡。]便涉浦[前号打伊浦牙州河阳仓在焉。]; 运十五石价一石媚风浦[前号夫* 浦{夫支浦}汉南郡。]息浪浦[前号加西浦。]白川浦[前号金多川浦大川郡。]; 运二十一石价一石潮海浦[前号省草浦。]淸水浦[前号加乙斤实浦。]广通浦[前号津浦孔岩县。]杨柳浦[前号杨等浦金浦县。]德阳浦[前号所* 浦{所支浦}德阳郡。]灵石浦[前号召斤浦。]居安浦[前号居乙浦金浦县。]慈石浦[前号甘岩浦同县。]; 运十石价一石澄波浦[前号登承浦。]安石浦[前号犯贵伊浦。]柳条浦[前号柳顶浦。]梨花浦[前号梨浦。] 花浦[前号花因守寺浦。]丈 浦[前号仰 浦 川宁郡。]阳原浦[前号荒津浦。]花梯浦[前号花连梯浦。]恩波浦[前号仇知津。]虞山浦[前号山尺浦。]神鱼浦[前号小神寺浦 杨根郡。]; 运十八石价一石尙原浦[前号上津村浦淮安郡。]和平浦[前号无限浦。]卤水浦[前号未音浦广陵郡。]从山浦[前号居知山浦同郡。]; 运二十石价一石德原浦[前号置音渊浦广陵郡。]深原浦[前号果州浦。]同德浦[前号同志浦淮安郡。]深逐浦[前号下置音渊浦始兴郡。]丹川浦[前号赤于浦同郡。]。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漕运-003

靖宗朝定十二仓漕船之数石头通阳河阳永 鎭城芙蓉长兴海龙海陵安兴各船六  哨马船一船载一千石德兴二十 兴元二十一  平底船一船载二百石。
#高丽史79卷-志33-食货2-漕运-004

文宗三十三年正月判: 公私漕运谷米梢工水手等托为败船溺水私自分用者 令征之。
志卷第三十三。

#高丽史80卷-志34-00-00-00-000

志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八十。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80卷-志34-食货3-00-00-000

食货*(三)。
#高丽史80卷-志34-食货3-禄俸-00-000

禄俸[妃主宗室文武班权务官东宫官致仕官西京官外官州鎭将相将校杂别赐诸衙门工匠别赐]。
#高丽史80卷-志34-食货3-禄俸-00-001

○高丽禄俸之制至文宗大备以左仓岁入米粟麦摠十三万九千七百三十六石十三斗随科准给内而妃主宗室百官外而三京州府郡县莫不有禄以养廉耻而以至杂职胥史工匠凡有职役者亦皆有常俸以代其耕谓之别赐西京官禄以西京*大仓岁输西海道税粮一万七千七百二十二石十三斗给之外官禄半给于左仓半给于外邑高元以后国家多故仓 虚竭禄秩不如元科宰相之俸数斛而已今取其制之可考者具列于后。
#高丽史80卷-志34-食货3-禄俸-妃主禄-001

○妃主禄文宗三十年定: 二百三十三石五斗[诸院主]二百石[贵淑妃诸公主宫主]。
#高丽史80卷-志34-食货3-禄俸-妃主禄-002

仁宗朝更定: 三百石[王妃]二百石[贵淑妃诸公主宫主]。
#高丽史80卷-志34-食货3-禄俸-宗室禄-001

○宗室禄文宗三十年定: 四百六十石十斗[公]四百石[侯]三百五十石[尙书令]三百石[守太尉侯]二百四十石[守司徒司空伯]二百二十石[司空]。
#高丽史80卷-志34-食货3-禄俸-宗室禄-002

仁宗朝更定: 六百石[国公]三百五十石[诸公尙书令]三百石[诸侯]二百四十石[诸伯]二百二十石[诸守司空]。
#高丽史80卷-志34-食货3-禄俸-文武班禄-001

○文武班禄文宗三十年定: 四百石[中书尙书令门下侍中]三百六十六石十斗[中书门下侍郞]三百五十三石五斗[诸殿大学士 知政事中枢院使同知院事]三百三十三石五斗[左右仆射]三百石[六部尙书左右常侍御史大夫中枢院副使签书院事翰林学士承旨三司使中枢院直学士判阁门事上将军]二百八十石[试六尙书左右常侍]二百四十六石十斗[判礼宾卫尉大府司宰*大仆事]二百三十三石五斗[六卿秘书殿中监尙书左右丞国子祭酒判将作少府事大将军]二百十三石五斗[试六卿秘书殿中监尙书左右丞国子祭酒]二百石[直门下判司天*大医事吏部诸曹侍郞给事中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将军]一百八十石[试诸侍郞给事中中书舍人御史中丞]一百七十三石五斗[司天监左右谏议将作少府军器监]一百六十石[引进使试* {谏}议将作少府军器监]一百五十三石五斗[*大医监六少卿国子司业秘书殿中将作少府少监内常侍阁门使试引进使]一百四十石[试*大医监六少卿国子司业秘书殿中将作少府少监]一百二十石[司天军器少监左右司吏部诸曹郞中御史杂端秘书殿中丞起居郞起居舍人阁门副使中郞将]一百石[起居注试司天军器少监左右司吏部诸曹郞中御史杂端秘书殿中丞]九十三石五斗[侍御史]八十六石十斗[左右司吏部诸曹员外郞左右补阙殿中侍御史六局奉御郞将]八十六石四斗[*大医少监]八十三石五斗[试起居郞起居舍人]八十石[引进副使太史令]七十三石五斗[试*大医少监左右司吏部诸曹员外郞六局奉御]六十六石十斗[司天四官正殿中内给事左右拾遗六卫长史七寺丞侍御医试引进副使太史令*大初春德门重光殿侍卫]六十三石五斗[阁门祗候]六十石[诸陵*大庙令试四官正]五十三石五斗[秘书郞国子大府将作丞内库使试诸陵*大庙令]四十六石十斗[门下录事中书注书六局直长军器丞别将试秘书郞国子大府将作丞内库使]四十六石[内殿崇班]四十石五斗[司天丞]四十石[尙书都事七寺主簿少府将作国子主簿试军器丞门下录事中书注书]三十六石十斗[试尙书都事七寺主簿少府将作国子主簿]三十三石五斗[掖庭内侍伯散员]三十三石[试司天丞]三十石[国子博士东西头供奉官]二十七石[大学博士试国子博士]二十六石十斗[太师太傅太保*大尉司空司徒中尙*大仓*大官*大盈*大乐掌冶供驿内园典廐令*大史丞司天主簿左右侍禁]二十五石[试大学博士]二十三石十斗[试掖庭内侍伯]二十三石五斗[左右班殿直校尉试中尙*大仓*大官*大盈*大乐掌冶供驿内园典廐令]二十二石五斗[诸陵*大庙丞]二十石[四门博士武学博士六卫录事中尙京市丞军器主簿都染杂织良 司仪典狱守宫令内库副使灵台郞保章正秘书校书郞殿前承旨试诸陵 *大庙丞]十八石[正阳殿侍卫]十六石十斗[诸殿学士*大仓*大官*大盈*大乐掌冶供驿内园典廐丞都校掌牲令诸王府典签内谒者翰林医官*大医博士丞律学博士太史 壶正队正]四十石[内谒者监]十三石五斗[三司副使]十石[国学学正学录都染杂织良 司仪典使守宫都校掌牲丞太史司辰司历监候尙药医佐尙食食医尙乘司库司 秘书正字律学助敎司天卜正博士书 博士呪 博士诸王府录事*大医助敎医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