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西京。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西京-001

○西京古朝鲜卽箕子所封之地。 其民习于礼让知尊君亲上之义。 作此歌。 言仁恩充畅以及草木虽折败之柳亦有生意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大同江-000

大同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大同江-001

○周武王封殷太师箕子于朝鲜。 施八条之敎以兴礼俗朝野无事。 人民 悦。 以大同江比黄河永明岭比嵩山颂祷其君。 此入高丽以后所作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五冠山-000

五冠山。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五冠山-001

○五冠山孝子文忠所作也。 忠居五冠山下事母至孝。 其居距京都三十里为养禄仕。 朝出暮归定省不少衰叹其母老作是歌。 李齐贤作诗解之曰: 木头雕作小唐 筋子拈来壁上 此鸟胶胶报时节慈颜始似日平西。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杨州-000

杨州。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杨州-001

○杨州卽高丽汉阳府北据华山南临汉水。 土地平衍富庶繁华非他州比。 州人男女方春好游相乐而歌之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月精花-000

月精花。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月精花-001

○月精花晋州妓也。 司录魏齐万惑之。 令夫人忧 而死。 邑人哀之追言夫人在时不相亲爱以刺其狂惑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长湍-000

长湍。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长湍-001

○太祖巡省民风补助不给与民同乐。 民思其德久而不忘。 后王游长湍工人歌祖圣之德因以颂祷而规戒之。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定山-000

定山。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定山-001

○定山公州属县。 县人作是歌以 木错节比之颂祷福禄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伐谷鸟-000

伐谷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伐谷鸟-001

○伐谷鸟之善鸣者也。 睿宗欲闻己过及时政得失广开言路。 犹恐群下不言作此歌以讽谕之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元兴-000

元兴。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元兴-001

○元兴鎭东北面和宁府属邑滨于大海。 邑人船商而还其妻悦而歌之。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金刚城-000

金刚城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金刚城-001

○契丹圣宗侵入开京焚烧宫阙显宗收复开京筑罗城国人喜而歌之。 或曰: "避蒙兵入都江华复还开京作是歌也。" 金刚城言其城坚如金之刚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长生浦-000

长生浦。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长生浦-001

○侍中柳濯出鎭全罗有威惠军士爱畏之。 及倭寇顺天府长生浦濯赴援贼望见而惧卽引去。 军士大说作是歌。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丛石亭-000

丛石亭。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丛石亭-001

○丛石亭奇辙所作也。 辙以元顺帝中宫之弟仕为平章。 奉使东还至江陵登此亭。 览四仙之迹临望大海作是歌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居士恋-000

居士恋。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居士恋-001

○行役者之妻作是歌托鹊 以冀其归也。 李齐贤作诗解之曰: "鹊儿篱际 花枝 子床头引网丝余美归来应未远精神早已报人知。"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处容-000

处容。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处容-001

○新罗宪康王游鹤城还至开云浦忽有一人奇形诡服诣王前歌舞赞德从王入京自号处容。 每月夜歌舞于市竟不知其所在。 时以为神人后人异之作是歌。 李齐贤作诗解之曰: "新罗昔日处容翁见说来从碧海中贝齿 唇歌夜月鸢肩紫袖舞春风。"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沙里花-000

沙里花。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沙里花-001

○赋* {敛}繁重豪强夺攘民困财伤作此歌托黄鸟啄粟以怨之。 李齐贤作诗解之曰: "黄雀何方来去飞一年农事不曾知鳏翁独自耕芸了耗尽田中禾黍为。"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长岩-000

长岩。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长岩-001

○平章事杜英哲尝流长岩与一老人相善。 及召还老人戒其苟进英哲诺之。 后位至平章事果又陷罪贬过之老人送之作是歌以讥之。 李齐贤作诗解之曰: "拘拘有雀尔奚为触着网罗黄口儿眼孔元来在何许可怜触网雀儿痴。"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济危宝-000

济危宝。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济危宝-001

○妇人以罪徒役济危宝。 恨其手为人所执无以雪之作是歌以自怨。 李齐贤作诗解之曰: "浣沙溪上傍垂杨执手论心白马郞纵有连 三月雨指头何忍洗余香。"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安东紫靑-000

安东紫靑。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安东紫靑-001

○妇人以身事人一失其身人所贱恶。 故作此歌以丝之红绿靑白反复比之以致取舍之决焉。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松山-000

松山。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松山-001

○松山开京之鎭也。 自太祖都开京累世相承国祚延长歌之所由作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礼成江-000

礼成江[歌有两篇]。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礼成江-001

○昔有唐商贺头纲善棋。 尝至礼成江见一美妇人欲以棋赌之与其夫棋。 佯不胜输物倍其夫利之以妻注。 头纲一举赌之载舟而去。 其夫悔恨作是歌。 世传妇人去时妆束甚固头纲欲乱之不得舟至海中旋回不行。 卜之曰: "节妇所感不还其妇舟必败。" 舟人惧劝头纲还之妇人亦作歌后篇是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冬栢木-000

冬栢木。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冬栢木-001

○忠肃王朝蔡洪哲以罪流远岛思德陵作此歌王闻之卽日召还。 或曰: "古有此歌洪哲就加正焉以寓己意。"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寒松亭-000

寒松亭。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寒松亭-001

○世传此歌书于瑟底流至江南江南人未解其词。 光宗朝国人张晋公奉使江南江南人问之晋公作诗解之曰: "月白寒松夜波安镜浦秋哀鸣来又去有信一沙 。"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郑瓜亭-000

郑瓜亭。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郑瓜亭-001

○郑瓜亭内侍郞中郑 所作也。  自号瓜亭联昏外戚有宠于仁宗。 及毅宗卽位放归其乡东莱曰: "今日之行迫于朝议也不久当召还。"  在东莱日久召命不至乃抚琴而歌之词极凄 。 李齐贤作诗解之曰: "忆君无日不沾衣政似春山蜀子规为是为非人莫问只应残月晓星知。"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风入松-000

风入松。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风入松-001

○海东天子当今帝佛补天助敷化来理世恩深遐迩古今稀外国躬 尽归依四境宁淸罢枪旗盛德尧汤难比。 且乐*大平时是处笙箫声鼎沸幷 乐音家家喜祈祝焚香抽玉穗惟我圣寿万岁永同山岳天际。 四海升平有德咸胜尧时边庭无一事将军宝剑休更挥。 南蛮北* {狄}自来朝百宝献我天 金阶玉殿呼万岁愿我主长登宝位对此*大平时节弦管歌谣声美。 主圣臣贤邂逅河淸海宴。 梨园弟子奏霓裳白玉箫我皇前仙乐盈庭皆应律君臣共醉*大平筵帝意多 是此日银漏莫催频传。 文武官寮拜贺共祝皇龄。 天临玉辇 金阙碧阁绕祥烟 纷花黛列千行笙歌寥亮尽神仙争唱还宫乐词为报圣寿万岁。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夜深词-000

夜深词。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夜深词-001

○风光暖风光暖向春天上元嘉节设华筵灯残月落下群仙宫漏促水涓涓花盈甁酒盈觞君臣君臣共醉*大平年 醉夜深 唱晓人心甚厚留连待人难待人难何处在深闭洞房待人难长夜不寐君不到罗 绣幕是仙*闲。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夜深词-002

○风入松有颂祷之意夜深词言君臣相乐之意皆于终宴而歌之也。 然未知何时所作。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翰林别曲-000

翰林别曲。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翰林别曲-001

○元淳文[兪元淳]仁老诗[李仁老]公老四六[李公老]李正言[李奎报]陈翰林[陈 ]双韵走笔 基对策[刘 基]光钧经义[闵光钧]良镜诗赋[金良镜]伟试场景何如 琴学士[琴仪]玉 门生云云[俚语凡歌词中以俚语不载者仿此]唐汉书庄老子韩柳文集李杜集兰台集白乐天集毛诗尙书周易春秋周戴礼记云云[俚语]太平广记四百余卷伟历览景何如 眞卿书飞白书行书草书篆 书  书虞世南书羊须笔鼠须笔云云[俚语]吴生刘生两先生伟走笔景何如 黄金酒柏子酒松酒醴酒竹叶酒梨花酒五加皮酒鹦鹉盏琥珀杯云云[俚语]刘伶陶潜两仙翁云云[俚谓]红牡丹白牡丹丁红牡丹红芍药白芍药丁红芍药御榴玉梅黄紫蔷薇芷芝冬柏伟*闲发景何如 合竹桃花云云[俚语]伟相映景何如 阿阳琴文卓笛宗武中 带御香玉肌香双伽耶琴金善琵琶宗智 琴薛原杖 伟过夜景何如 一枝红云云[语俚]蓬莱山方丈山瀛州三山此三山红楼阁  仙子绿发额子锦绣帐里珠帘半卷伟登望五湖景何如 绿杨绿竹裁亭畔伟 黄莺景何如 唐唐唐唐楸子 荚木云云[俚语]削玉纤纤云云[俚语]伟携手同游景何如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翰林别曲-002

○此曲高宗时翰林诸儒所作。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三藏-000

三藏。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三藏-001

○三藏寺里点灯去有社主兮执吾手 此言兮出寺外谓上座兮是汝语。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蛇龙-000

蛇龙。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蛇龙-001

○有蛇含龙尾闻过太山岑万人各一语斟酌在两心。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蛇龙-002

○右二歌忠烈王朝所作。 王狎群小好宴乐幸臣吴祈金元祥内僚石天补天卿等务以声色容悦。 以管弦房太乐才人为不足遣幸臣诸道选官妓有姿色伎艺者又选城中官婢及女巫善歌舞者籍置宫中衣罗绮戴马 笠别作一队称为男妆。 敎阅此歌与群小日夜歌舞* {亵}慢无复君臣之礼供亿赐与之费不可胜记。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紫霞洞-000

紫霞洞。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紫霞洞-001

○家在松山紫霞洞云烟相接中和堂喜闻今日耆英会来献一杯延寿浆一杯可获千年 愿君一杯复一杯世上春秋都不管池塘生春草园柳 鸣禽三韩元老开宴中和堂白发戴花手把金* {觞}相劝酒虽道风流胜神仙亦何伤月留琴奏太平年愿公酩酊莫辞醉人生无处似尊前断送百年无过酒杯行到手莫留残殷勤为公歌一曲是何曲调万年 此生无复见羲皇愿君努力日日飮太平身世惟醉乡紫霞洞中和堂管弦声里满座佳宾皆是三韩国老白发戴花手把金觞相劝酒蓬莱仙人却是未风流云云[俚语]。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俗乐-紫霞洞-002

○侍中蔡洪哲所作也洪哲居紫霞洞扁其堂曰中和。 日邀耆老极 乃罢作此歌令家婢歌之词皆仙语。 盖托紫霞之仙闻耆老会中和堂来歌此词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00-000

三国俗乐。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00-001

○新罗百济高勾丽之乐高丽 用之编之乐谱故附着于此词皆俚语。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新罗-000

新罗。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新罗-001

东京[卽 林府]。

○新罗升平日久政化醇美灵瑞屡见凤鸟来鸣国人作此歌以美之。 其所谓月精桥白云渡皆王宫近地世传有凤生岩。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新罗-002

东京。

○东京颂祷之歌也。 或臣子之于君父卑少之于尊长妇之于夫皆通。 其所谓安康卽 林府属县而亦名东京统于大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新罗-003

木州[今淸州属县]。

○木州孝女所作女事父及后母以孝闻。 父惑后母之 逐之女不忍去留养父母益勤不怠父母怒甚又逐之女不得已辞去。 至一山中见石窟有老婆遂言其情因请寄寓老婆哀其穷而许之。 女以事父母者事之。 老婆爱之嫁以其子。 夫妇 心勤俭致富。 闻其父母贫甚邀致其家奉养备至父母犹不悦。 孝女作是歌以自怨。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新罗-004

余那山。

○余那山在 林境。 世传书生居是山读书擢第联昏世族后掌试设宴其昏家喜而歌之。 自后掌试者设宴先歌此焉。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新罗-005

长汉城。

○长汉城在新罗界汉山北汉江上。 新罗置重鎭后为高勾丽所据罗人举兵复之作此以纪其功焉。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新罗-006

利见台。

○世传罗王父子久相失及得之筑台相见极父子之 作此以歌之号其台曰利见。 盖取易利见大人之意也。 王父子无相失之理或出会邻国或为质子未可知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百济-000

百济。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百济-001

禅云山。

○长沙人征役过期不至其妻思之登禅云山望而歌之。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百济-002

无等山。

○无等山光州之鎭州在全罗为巨邑。 城此山民赖以安乐而歌之。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百济-003

方等山。

○方等山在罗州属县长城之境。 新罗末盗贼大起据此山良家子女多被掳掠。 长日县之女亦在其中作此歌以讽其夫不卽来救也。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百济-004

井邑。

○井邑全州属县。 县人为行商久不至其妻登山石以望之恐其夫夜行犯害托泥水之污以歌之。 世传有登岾望夫石云。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百济-005

智异山。

○求礼县人之女有姿色。 居智异山家贫尽妇道。 百济王闻其美欲内之。 女作是歌誓死不从。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高勾丽-000

高勾丽。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高勾丽-001

来远城。

○来远城在静州卽水中之地。 狄人来投置之于此名其城曰来远歌以纪之。
#高丽史71卷-志25-乐2-三国俗乐-高勾丽-002

延阳[延山府]。

○延阳有为人所收用者以死自效比之于木曰: "木之资火必有 贼之祸。 然深以收用为幸虽至于灰烬所不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