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高丽史
高丽史
#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10
宣宗。 四年正月己巳。 祭社稷以祈神兵助战。
#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11
仁宗。 八年四月戊子。 日官奏: "今旱甚宜祈岳鎭海渎诸山川及宗庙社稷每七日一祈。 不雨则还从岳渎如初旱甚则修雩。" 从之。 九年十一月癸酉。 祈雪。 十二月甲子。 祈雪。
#高丽史59卷-志13-礼1-吉礼大祀-社稷-012
忠惠王后二年十二月乙巳。 有事社稷享需皆阙。
志卷第十三。
#高丽史60卷-志14-00-00-00-000
志卷第十四。 高丽史六十。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60卷-志14-礼2-00-00-000
礼二。
#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00-000
吉礼大祀。
#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0
太庙。
#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1
○太庙享有常日者寒食腊腊兼荐鱼。 无常日者 择日四孟月三年一 以孟冬。 五年一 以孟夏其 之月卽不时享。 册祝。 亲享用玉册竹册每册二十四简长尺有一寸阔一寸。 玉册贯以银丝竹册。 贯以红丝 装以红锦。 太祖室用玉册余八室用竹册。 摄事用祝版以松木为之长二尺广一尺厚六分。 曾祖以上室 称孝曾孙嗣王臣; 祖室称孝孙嗣王臣; 室称孝子嗣王臣敢明告。 摄事云: "谨遣某官臣姓名。" 玉币以 圭圭有瓒于圭头为器可以 。 牲牢每室各豕一七祀豕一配享功臣豕一。 献官太子若公侯伯为亚献太尉为终献或太尉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 太尉宰臣为之。 摄事太尉为初献太常卿为亚献光禄卿为终献。
#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2
亲享仪。 斋戒。 如亲祀 丘仪。 但誓文曰: "今年某月某日王亲 享于太庙。" 若 则言 享。 工人二舞诸卫之属守卫庙门者淸斋一宿于各属官司前享一日 集享所。
#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3
陈设。 前享三日尙舍局设大次于庙东门外道北南向小次于 阶东稍北南向。 铺王座如常仪。 守宫设文武侍臣行事陪享官及有司次于庙门之内随地之宜设馔 于东门外。 前享二日宫 令帅其属扫除庙之内外。 掌牲令牵牲诣享所。 太庙令帅其属布昭穆之座于堂上户外自西以东太祖位在西东向惠宗文宗睿宗为昭在北南向显宗顺宗宣宗肃宗仁宗为穆在南北向每位皆设 莞席纷纯藻席 纯次席 纯左右玉 。 太乐令陈登歌之乐于庙堂上前楹外稍南北向设轩架于庙庭。 前享一日奉礼郞设王位版于东阶东南西向飮福位于堂上前楹外近东西向亚终献飮福位于王位之后。 赞者设亚终献享官及七祀配享功臣献官位于王位之后稍南执事者位于其后每等异位俱重行西向北上。 设监察御史位二一于西阶下东向一于东阶下西向。 设奉礼位于乐悬东北。 赞者二人在南差退俱西向。 律郞位二一于堂上前楹外近西一于轩架西北俱东向。 太乐令位于轩架之北北向。 文班九品以上位于东门之内庙庭东阶下每等异位俱重行西向北上武班九品以上位于西门之内庙庭西阶下当文官每等异位俱重行东向北上。 设门外位享官公卿位于东门外道南每等异位重行北向西上文班九品以上位于享官公卿之东每等异位重行北向西上。 武班九品以上位于西门之外道南每等异位重行北向东上。 设牲 于东门外当门西向以南为上。 设掌牲令位于牲西南吏陪其后。 设诸大祝位于牲东各当牲后祝史各陪其后俱西向。 设太常卿省牲位于牲前近北又设御史位于太常卿之西俱南向。 太庙令帅其属设 豆 之位于神座前凡祭器皆藉以席 豆 又加盖 。 每位 十二在左为二行右上豆十二在右为二行左上。 俎二一在 南一在 豆之*闲。 各四在 豆*闲 居前 次之。 * 各六分在 豆*闲* 居前 次之。 玉爵六在 豆南又设尊 之位每位堂上 一虎 一牺尊二象尊二着尊二山 二为二重。 尊 各有 以置瓒爵在神座之左以右为上俱加勺 。 堂下又设豆二壶尊二太尊二山 四俱北向西上加 。 皆设而不酌。 每位设瓒盘一于堂上尊 之所。 设册案于神座之右。 设炉炭于尊 外稍前设福酒爵有 肉俎饭 各一于尊 前。 又馔 内每位各设毛血豆肝 豆萧 稷黍 各一饭 羹 肉盘各一第一位。 又设俎一毛血肝 之豆与萧稷黍之 直设于馔 其饭 羹 肉盘俎于各位陈设告洁后进馔者入彻出设于馔 俟迎馔时入奠。 又设七祀位于庙庭之西稍南东向北上神席皆以莞位版各设于座首。 司命户 中 门 行遍祭之。 享亦同。 设祭器每位左二 右二豆俎一在神座前木爵一次之。 二 二在 豆之*闲 在左 在右。 壶尊二设于神座之左加勺 。 设祝 于神座之右。 又设配享功臣位于庙庭西向北上神席皆以莞位版各设于座首其版文各具题官爵姓名设祭器准七祀。 设王洗二于东阶东南北向 洗在东爵洗在西。 在洗东加勺 在洗西南。 肆 实以珪瓒巾爵俱以副 覆之。 亚终献爵 亦同。 又设亚终献洗二于王洗东南如上仪。 凡洗王及王太子行事皆有盘 亚终献以下及摄事者皆无盘 。 又设七祀献官洗于七祀神位之南北向 在洗东 在洗西南肆 实以巾爵。 配享功臣洗于七祀洗之东北向设爵 如七祀仪。 其执尊 者各位于尊 之后。
#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4
驾出宫。 是日有司具别庙册文以进王署讫亲授献官后诣斋宫。 其亲授礼如别仪。 前享一日未明七刻奏一严未明五刻奏二严所司陈大驾卤簿如仪诸卫之属各督其队与钑戟入陈于殿庭。 枢密以下左右侍臣就殿庭位太子公侯伯宰臣各就殿门外次文武两班九品以上各就仪凤门外位文官在东武官在西俱北上。 太乐令陈乐部于大观殿门外 如常仪。 王将出奏三严。 王服 黄袍出坐殿称警 。 禁卫大喝: "再拜。" 讫舍人喝: "枢密侍臣常起居。" 讫阁门引太子公侯伯宰臣入就位立定舍人喝: "太子以下再拜。" 讫阁门以次引出。 讫侍中版奏: "外办" 王降殿乘舆以出。 乐部悬而不作。 至兴礼门外守宫宰臣奉辞。 至仪凤门内王降舆入幄次乘黄令进象辂于仪凤门外阶前南向千牛将军一人执长刀立于辂前北向黄门侍郞在侍臣前太仆卿摄衣而升正立执 千牛将军前执 。 侍中 奏: "外办" 王出幄乘辂。 称警 如常仪。 舍人喝: "文武百官常起居。" 讫黄门侍郞奏请 侍臣上马侍中前承制退称曰: "制可。" 黄门侍郞退称: "侍臣上马。" 舍人喝: "文武侍臣再拜。" 讫百官留守奉辞。 太仆卿立授绥黄门侍郞进当 驾前 称: "黄门侍郞臣某言: '请 驾进发。'" 伏兴退复位。 驾动称警 侍中黄门侍郞夹侍千牛将军夹路而 。 驾出升平门权驻侍臣上马讫黄门侍郞奏请 车右升陪乘枢密上将军各二员侍中前承制退称曰: "制可。" 黄门侍郞退复位车右再拜升讫 驾动。 称警 不鸣鼓吹不得喧哗。 其从享之官在玄武队后如常仪。 驾将至斋宫其先到诸执事官执礼及御史以下诸执事官俱朝服就斋宫门外道南东上立 驾至再拜奉迎。 驾至斋宫南门外回辂南向。 车右降立辂前侍中进当 驾前 奏称: "侍中臣某言: '请降辂。'" 伏兴退复位。 王降辂入门。 扇华盖侍卫如常仪。 至东门外褥位西向再拜舍人喝: "太子公侯伯宰臣枢密侍臣群官皆再拜。" 讫王至斋宫入殿宿卫如式。 通事舍人承旨 群臣各就次。
#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5
省牲器。 省牲之日午后八刻庙所禁断行人。 宫 令整拂神幄执事者以祭器入设于神位如陈设仪。 未后三刻执礼官奉礼赞者先入庭谒者赞引各引享官御史俱就位肄仪讫。 掌牲令牵牲就 位。 谒者引太常卿赞引引御史自 阶升堂视涤濯。 执尊者皆去 告洁。 讫引降就省牲位南向立掌牲令小前曰: "请省牲。" 退复位。 太常卿省牲掌牲令又前举手曰: " 。" 还本位。 诸大祝各巡牲一 西向举手曰: "充。" 还本位。 诸大祝与掌牲令以次牵牲诣厨授太官。 谒者引光禄卿诣厨省鼎 申视涤漑监取明水火。 赞引引御史诣厨省馔具。 律郞展视乐器讫各还斋所。 司空以下每事讫卽还斋所。 进馔者入彻 豆 俎以出置馔所。 享日未明五刻太官令帅宰人以鸾刀割牲祝史以豆取毛血又取肝洗于郁 并 实于豆各置馔所遂烹牲。
#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6
晨 。 享日未明四刻诸享官及从享之官各服其服。 执礼官先入庙庭太庙令良 令各帅其属入实尊 。 实明水虎 实郁 。 牺尊二一实明水一实泛齐。 象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醴齐。 着尊二一实明水一实 齐。 山 二一实玄酒一实淸酒。 堂下壶尊二一实明水一实醍齐。 太尊二一实明水一实沈齐。 山 四二实玄酒一实事酒一实昔酒。 享尊 亦同。 太官令帅进馔者实豆 第一行实以形盐鱼 干枣栗黄榛子菱仁第二行 仁鹿脯白 黑 饵粉 。 豆第一行实以 菹 菁菹鹿 芹菹 第二行 菹鱼 脾析菹豚拍 食 食。 实以稻粱 实以稷黍* 实以大羹 实以肉羹加芼滑。 南俎载牲左胁盘 豆*闲俎载熟肉盘。 堂下豆二在尊 西一实 油 一实片肉。 凡享神之物当时所无者以时物代之。 太庙令设烛于神位前又良 令太官令帅其属入实七祀位及配享功臣位礼馔。 实以栗黄鹿脯豆实以菁 鹿 实以稷黍 实以稻粱。 壶尊二皆实祠祭法酒。 俎载牲牢盘。 监察御史按视堂之上下* {纠}察不如仪者还出谒者赞引各引太尉以下诸享官皆就门外位。 奉礼赞者先入就位再拜赞引引御史太庙令大祝宫 令祝史斋郞执尊 者及七祀配享功臣祝史斋郞执尊 者入自东门当阶*闲乐悬北重行北向西上立定。 奉礼曰: "再拜。" 赞者承传御史以下皆再拜。 讫执尊 者各就位。 赞引引御史诸大祝诣东阶升堂。 御史行扫除于上令史扫除于下讫复位。 未明二刻太庙令陈腰舆于东阶之东每室各二皆西向北上。 赞引引太庙宫 令帅执事者以腰舆自东阶升堂诣太祖室入开坎室太祝宫 令奉出神主各置于舆出诣座前奉神主置于座。 讫以次奉出。 惠宗以下如太祖仪。 后妃神主南向并座而处左北向并座而处右。 太祝荐香酒俱复位。 驾将至谒者赞引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文武从享之官皆就门外位。 太乐令帅工人二舞入就位。 其升堂坐者皆脱 于下降纳如常。 文舞入陈于悬北武舞立于悬南道西。 讫谒者引司空入就位立定。 奉礼曰: "再拜。" 司空再拜。 谒者引司空诣东阶升堂行扫除于上降行乐悬于下引复位。 谒者赞引各引太尉以下享官及七祀配享功臣献官通事舍人分引从享群官入就位。 未明一刻侍中版奏外办。 王服衮冕以出。 扇华盖侍卫如常仪。 至大次入次帘降。 有司具祝册太庙令以祝册进。 王署。 讫近臣奉出令受册函奠于案。 若祝板则奠于 。 侍中版奏外办帘卷王出次。 侍卫如常仪。 太常博士引太常卿。 太常卿前导王至东门外尙衣奉御以圭授殿中监。 凡殿中监进圭受圭皆尙衣奉御副之。 监受进王执圭华盖侍卫停于门外。 王入自正门堂下 律郞 伏举麾兴工鼓 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 至版位西向立乐止。 每王立定太常卿与博士退立于左。 太常卿前奏称请再拜。 退复位王再拜。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在位者皆再拜。 其先拜者不拜。 太常卿前奏: "有司谨具请行事。" 退复位轩架奏黄锺宫兴安之曲。 文德之舞作。 黄锺三奏大吕大簇应锺各再奏乐九成而止。 太常卿前奏称请再拜。 王再拜。 奉礼曰: "再拜。" 众官在位者皆再拜。 太常卿前导王诣 洗位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至洗位北向立乐止。 殿中监,进受圭侍中 取 兴沃水内侍 取盘兴承水。 王 手黄门侍郞 取巾于 。 兴以进王 手黄门侍郞受巾 奠于 。 祝史以 取瓒进 于洗西黄门侍郞取瓒于 兴以进王受瓒。 侍中酌 水内侍 取盘兴承水。 王洗瓒黄门侍郞 取巾于 兴以进。 王拭瓒。 讫黄门侍郞受巾 奠于 侍中以 受瓒以授祝史祝史传受诣泰阶以授太祝。 太祝受 取瓒以置 上。 殿中监进圭王执圭。 太常卿前导王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升自 阶讫乐止。 侍中中书令以下及左右量人从升。 太常卿前导王诣太祖尊 所登歌作夹锺宫顺安之曲。 执尊者去 侍中取瓒于盘 进王搢圭执瓒。 侍中赞酌郁 。 太常卿前导王诣太祖神座前西向 以 地。 讫侍中受瓒以授太祝太祝以盘受瓒。 讫王执圭 伏兴太常卿前导王小退西向再拜。 讫太常卿前导王诣惠宗位北向次诣显宗位南向次诣文宗位北向次诣顺宗位南向次诣宣宗位南向次诣肃宗位南向次诣睿宗位北向次诣仁宗位南向。 并如上仪。 讫登歌止。 太常卿前导王降自 阶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 至版位西向立乐止。 初众官再拜讫祝史各奉毛血及肝 之豆立于东门外斋郞奉萧稷黍各立于肝 之后于登歌止祝史奉毛血肝 与奉萧稷黍者以次入自正门诣泰阶诸太祝各迎取毛血肝 于阶上俱进奠于神座前其萧稷黍各置于炉炭侧。 诸太祝俱取肝燔于炉炭还尊所。
#高丽史60卷-志14-礼2-吉礼大祀-太庙-007
馈食。 王旣升 太官令出帅进馔者奉馔陈于东门之外重行西向以南为上。 谒者引司徒出诣馔所。 司徒奉太祖之俎。 初王旣至版位乐止。 太官令引馔入自正门。 俎初入门轩架奏无射宫 安之曲馔至泰阶乐止。 太祝俱进彻毛血之豆自 阶授祝史以出。 司徒升自泰阶诣太祖神座前西向 奠 伏兴诸太祝各奠俎馔升诸太祝各迎取于阶上设神座前。 豆盖 先去乃升。 旣奠却其盖于下设。 讫谒者引司徒降自 阶复位太官令退复位。 诸太祝各取萧稷黍 于脂燔于炉炭还尊所。 太官丞引七祀及配享功臣馔入祝史迎引于座首各设于神座前太官丞退复位。 太常卿前导王诣 洗位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至洗位北向立乐止。 殿中监进受圭王 手洗爵侍中黄门侍郞内侍赞洗如晨 之仪。 讫殿中监进圭王执圭。 太常卿前导王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升自 阶讫乐止。 太常卿前导王诣太祖尊 所太祝去幂侍中取爵于 进。 王搢圭受爵。 侍中赞酌牺尊之泛齐 享如之。 轩架奏无射宫大定之曲文德之舞作。 太常卿前导王诣太祖神座前。 西向 奠爵小北 伏兴太常卿前导王诣尊所侍中又进副爵赞酌。 讫太常卿前导王诣后妃神座前 奠爵小南 伏兴。 太常卿引王小退西向立乐止。 太祝进于神座之右北向 读册祝讫 伏兴乐作。 王小北再拜又小南再拜讫乐止。 太常卿前导王诣次位酌献并如上仪。 凡昭位北向。 奠爵小西奠副爵小东。 太祝东向 读王小西再拜小东又再拜。 凡穆位南向。 奠爵小西奠副爵小东。 太祝西向 读王小西再拜小东又再拜。 讫乐止。 太常卿前导王至飮福位西向立登歌作禧安之曲。 王献将讫谒者引司徒诣 阶升立于飮福位之南北向内侍二人从升立于司徒之右俱北向。 王献讫诸太祝以爵酌上尊福酒合置一爵。 一太祝持爵授侍中侍中受北向进。 王再拜受爵 祭酒 爵奠爵。 诸太祝持 俎进 神座前 肉合置一俎又以 稷黍饭于 合置一 以 饭授司徒司徒受北向 以进。 王受以授内侍。 太祝又以 肉授司徒司徒受进王受以授内侍内侍 受。 讫谒者引司徒降复位。 侍中以爵酒进王受爵遂飮卒爵。 侍中受虚爵以授太祝太祝受爵复于 还尊所。 王 伏兴再拜讫登歌止。 太常卿前导王降自 阶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至版位西向立乐止。 文舞退轩架奏无射宫崇安之曲出讫乐止。 武舞进轩架奏无射宫崇安之曲舞者立定乐止。 初王将复位谒者引亚献诣 洗位北向立斋郞二人赞洗亚献 手。 祝史以 取爵立于洗西亚献取爵于 洗爵拭爵以授祝史祝史以 受爵诣泰阶以授太祝太祝受 取爵置尊所 上。 谒者引亚献升自 阶诣太祖尊 所轩架奏无射宫武安之曲。 乡乐交奏武功之舞作。 太尉取爵于 太祝去 亚献酌象尊之醴齐 享如之。 诣太祖神位前西向 奠爵 伏兴又诣尊所酌醴齐进后妃神座前 奠爵 伏兴少退再拜又再拜以次酌献 如上仪。 讫乐止。 谒者引亚献诣飮福位西向立诸太祝各以爵酌 福酒合置一爵。 一太祝持爵进亚献之左北向立亚献再拜受爵 祭酒遂飮卒爵。 太祝进受虚爵复于 亚献兴再拜谒者引降复位。 初亚献将毕谒者引终献官诣 洗 洗升酌着尊之 齐 享如之。 终献如亚献之仪。 讫乐止引终献官降复位。 初终献将升赞引引配享功臣献官诣 洗 洗诣酒尊所执尊者去 献官酌酒诸助奠者皆酌酒。 赞引引献官进诣首座前东向奠爵诸助奠者各进奠于座前九室功臣。 奠爵毕祝史持敎书进首座之右立读讫献官揖赞引引献官还本位。 初功臣献官将诣洗位赞引引七祀献官诣 洗 洗诣酒尊所执尊者去 献官酌酒。 赞引引献官进 奠于司命神位前小退西向立。 献官唯献司命余座斋郞助奠。 祝史持祝版进神座之右北向 读讫献官再拜。 赞引引献官还本位。 登歌作夹锺宫恭安之曲。 诸太祝进彻豆还尊所 豆各一小移故处配享功臣祝史及七祀祝史各进彻豆还尊所登歌止。 奉礼曰: "赐 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已飮福者不拜。 送神轩架奏黄锺宫永安之曲乡乐交奏。 太常卿前奏请再拜王再拜。 奉礼曰: "再拜。" 在位官皆再拜乐一成止。 太常卿前奏礼毕。 太常卿前导王还太次。 轩架奏无射宫正安之曲出门乐止。 殿中监受圭以授尙衣奉御。 华盖侍卫如常仪。 谒者赞引引享官通事舍人分引从享群官以次出。 赞引引御史以下俱复执事位立定奉礼曰: "再拜。" 御史以下皆再拜。 太乐令帅工人二舞以次出。 太庙令与大祝宫 令以腰舆升纳神主如常仪册函各藏于室内。 若祝版则燔于斋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