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高丽史
高丽史
#高丽史49卷-志3-天文3-月五星凌犯及星变-104
十二年四月己酉荧惑犯斗魁庚戌辛亥壬子亦如之。 五月乙卯朔荧惑犯南斗己未月掩岁星。
#高丽史49卷-志3-天文3-月五星凌犯及星变-105
十三年六月乙巳太白昼见七月丁未太白犯轩辕八月戊申朔岁星荧惑入*大微端门庚午岁星荧惑犯*大微端门太白犯*大微西蕃。 九月乙酉岁星犯左执法太白荧惑相犯十月辛酉月食夜雨不见。 十一月戊戌荧惑犯房钩钤。
#高丽史49卷-志3-天文3-月五星凌犯及星变-106
十四年二月己酉岁星光芒射北其色白。 辛未岁星犯左执法四月庚申月食旣。 戊辰太白昼见八月乙丑鎭星犯轩辕大星荧惑退入羽林。 十月丙辰月食旣。
#高丽史49卷-志3-天文3-月五星凌犯及星变-107
○恭让王元年四月乙巳月犯轩辕*大微甲寅月食。 六月乙巳月犯岁星九月壬辰月入*大微十月己酉郞将星出*大微入东蕃十一月癸未*大微犯西蕃上将。
#高丽史49卷-志3-天文3-月五星凌犯及星变-108
二年二月乙巳月入*大微己酉月入*大微四月丁酉太白贯月戊戌太白昼见戊午荧惑入羽林。 闰月甲子荧惑入羽林丙寅太白贯月六月戊寅太白昼见己卯太白昼见庚辰太白昼见经天辛巳又昼见壬午太白昼见。 七月辛卯朔太白昼见丙申亦如之。 辛丑昼见终月。 八月乙丑月犯心星丙戌犯轩辕丁亥入*大微。 九月庚寅太白昼见经天丁酉太白犯鎭星又犯*大微右执法乙巳月食。 十一月辛丑太白贯月月犯荧惑十二月甲子太白岁星同舍戊辰月犯荧惑。
#高丽史49卷-志3-天文3-月五星凌犯及星变-109
三年四月戊午朔鎭星犯紫*薇甲子彗见十余日辛未月犯心星乙亥客星犯紫微。 十月癸亥鎭星出*大微右掖门犯上相十一月壬辰鎭星出*大微左掖门犯上相十二月丙子月犯*大微上相。
#高丽史49卷-志3-天文3-月五星凌犯及星变-110
四年二月癸亥鎭星犯上相丁卯月食旣鎭星犯*大微戊辰月犯左角辛未鎭星犯紫微上相丙子彗星见竟天六月己巳鎭星犯*大微又犯东蕃上相七月丙戌鎭星入*大微又犯东蕃上相。
志卷第三。
#高丽史50卷-志4-00-00-000
志卷第四。 高丽史五十。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50卷-志4-历1-00-000
历一。
#高丽史50卷-志4-历1-00-001
○夫治历明时历代帝王莫不重之。 周衰历官失纪散在诸国。 于是国自有历。 至五季闰国若蜀若唐之类虽立国崎岖而亦莫不各有所用之历焉。 盖以先民用授人时不可一日废也。 高丽不别治历承用唐宣明历自长庆壬寅下距太祖开国殆逾百年其术已差。 前此唐已改历矣自是历凡二十二改而高丽犹驯用之至忠宣王改用元授时历。 而开方之术不传故交食一节尙循宣明旧术。 亏食加时不合于天。 日官率意先后以相牵合而复有不效者矣而终丽之世莫能改焉。 今其所传之本往往脱漏附会殆非厥初行用之眞。 然非当时所用不必追正而其全书又未可见故姑着于篇而附授时于其后作历志。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00
宣明历上。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01
宣明步气朔术第一。
○演纪上元甲子距今大唐长庆二年壬寅岁积年七百七万一百三十 [唐八]。
宣明统法八千四百。
章岁三百六万八千五十五。
章月二十四万八千五十七。
通余四万四千五十五。
章闰九万一千三百七十一。
闰限二十四万四百四十二[唐三]秒六。
合策二十九余四千四百五十七。
中节十五余一千八百三十五秒五。
象准七余三千二百十四秒二[唐少]。
中盈三千六百七十一秒二[母八]。
朔虚分三千九百四十三。
旬周五十万四千。
纪法六十 秒法八。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02
推天正中气。
○置从上元至所求积年满旬周去之不尽。 以通余乘之盈旬周去之满统法为大余不满为小余。 其大余气甲子外卽所求年天正冬至日及余秒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03
求次小寒气。
○因天正冬至大小余加中节及余秒。 盈秒法去之从小余一小余。 满宣明统法去之从大余一大余。 满纪法去之。 命如前法卽次气常日及余秒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04
求天正经朔。
○以章月去所求积年余以章闰乘之盈章月又去之。 不盈者为闰余。 以 天正冬至小余其小余不足退大余一加宣明统法大余不足加纪法。 不盈者余大余起甲子 外则所求年天正合经朔日及余秒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05
求次朔。
○因天正经朔加合策及余秒去命前则次朔经日及余秒也。 无中气者为闰朔也。 又因经朔累加象准卽得上弦。 又加之得望。 又加之得下弦。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06
推没日。
○三百六十乘有没之气常小余。 其小余六千五百六十四秒三已上者有没之气。 秒分四十五乘之得而从之。 用 章岁余满通余为日不满余。 命以常气初日 外各得其气内没日及分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07
推灭日。
○以三十乘有灭之经朔小余。 经朔小余如朔虚分已下者有灭之朔。 如朔虚分而一为日不满为余。 命日起经朔初日 外卽各得所求。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08
宣明步发* {敛}术第二。
○候数五[六百十一秒七]; 卦位六[七百三十四秒二]; 辰数十二[一千四百六十八秒四]; 辰法七百; 刻法八十四。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09
推七十二候。
○各因常气大小余命之卽初候日也。 若加候数及余秒卽次候。 又加之得次末候日及余秒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10
推六十卦。
○各因常中气大小余命之公卦用事日也。 以卦位及余秒累加之数除如法各得次卦用事之日十有二节之初各为外卦用事之首。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11
推五行用事。
○各因四立大小余命之卽春木夏火*狄{秋}金冬水首用日也。 以辰法及余秒加四季之节大小余命甲子 外卽其月土用事日也。
常气 [月中节末候] 四正卦 初候
冬至 十一月中 坎初六 蚓结 角解 水泉动。
小寒 十二月节 坎九二 北乡 鹊始巢 野 始 。
大寒 十二月中 坎六三 始乳 鸟 疾 水泽腹坚。
立春 正月节 坎六四 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 。
雨水 正月中 坎九五 獭祭鱼 鸿 来 草木萌动。
惊蛰 二月节 坎上六 桃始华 仓庚鸣 鹰化为鸠。
春分 二月中 震初九 玄鸟至 雷乃发声 始电。
淸明 三月节 震六二 桐始华 田鼠化为 虹始见。
谷雨 三月中 震六三 萍始生 鸣鸠拂其羽 戴胜降于桑。
立夏 四月节 震九三 鸣 蚓出 王瓜生。
小满 四月中 震六五 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芒种 五月节 离六二 螳 生 始鸣 反舌无声。
夏至 五月中 离初九 鹿角解 蝉始鸣 半夏生。
小暑 六月节 离六二 温风至 居壁 鹰乃学习。
大暑 六月中 离九三 腐草为萤 土闰 暑 大雨时行。
立秋 七月节 离九四 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
处暑 七月中 离六五 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
白露 八月节 离上九 鸿 来 玄鸟归 群鸟养羞。
秋分 八月中 兑初九 雷乃始收 蛰虫 户 水始 。
寒露 九月节 兑九三 鸿 来宾 雀入大水化为蛤 菊有黄华。
霜降 九月中 兑六三 豺乃祭兽 草木黄落 蛰虫咸俯。
立冬 十月节 兑九四 水始 地始冻 野 入大水化为蜃。
小雪 十月中 兑九五 虹藏不见 天气腾地气降 闭塞而成冬。
大雪 十一月节 兑上六 鸟不鸣 虎始交 挺出。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12
推常中气去经朔术。
○各因其日闰余满宣明统法为日不满为余。 卽其月中气去经朔日 及余秒若累加 候数及卦位中节之前以 中节之后以加各得其日卦候距经朔日 及余秒也。
始卦 中卦 终卦
公子孚 复 候此内卦
候此外卦 大夫谦 卿
公斗 临 候小候内卦
候小候外卦 大夫蒙 卿益
公渐 泰 候需内卦
候需外卦 大夫随 卿晋
公解 大壮 候兑内卦
候兑外卦 大夫讼 卿蛊
公革 候旅内卦
候旅外卦 大夫师 卿比
公小畜 干 候大有内卦
候大有外卦 大夫家人 卿井
始卦 中卦 终卦
公咸 候鼎内卦
候鼎外卦 大夫 卿涣
公履 有 候常内卦
候常外卦 大夫节 卿同人
公损 否 候巽内卦
候巽外卦 大夫萃 卿大畜
公贲 观 候归妹内卦
候归妹外卦 大夫无妄 卿明夷
公困 剥 候艮内卦
候艮外卦 大夫旣济 卿
公大过 坤 候未济内卦
候未济外卦 大夫蹇 卿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13
宣明步日 术第三。
象数九亿二千四十四万六千一百九十九。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
虚分二千一百五十三[唐秒二百九十九]。
岁差二万九千六百九十九。
分统二百五十二万[秒母三百]。
气节 盈缩分 定日及余秒 先后数 损益率
秒母三百
冬至 盈六十 十四[四千二百三十五五] 先初 益四百四[十九]
初
小寒 盈五十 十四[五千二百三十五五] 先六十 益三百七[十四]
四百四十九
大寒 盈四十 十四[六千二百三十五五] 先一百一十 益二百九[十九]
八百二十三
立春 盈三十 十四[七千二百三十五五] 先一百五十 益二百二[十四]
一千一百二十二
雨水 盈十八 十五[三十五五] 先一百八十 益一百三[十五]
一千三百四十六
惊蛰 盈六 十五[一千二百三十五五] 先一百九[十八] 益四十五
一千四百八十一
春分 缩六 十五[二千四百三十五五] 先二百四 损四十五
一千五百二十六
淸明 缩十八 十五[三千六百三十五五] 先一百九[十八] 损一百三[十五]
一千四百八十一
谷雨 缩三十 十五[四千八百三十五五] 先一百八十 损二百二[十四]
一千三百四十六
立夏 缩四十 十五[五千八百三十五五] 先一百五十 损二百九[十九]
一千一百二十二
小满 缩五十 十五[六千八百三十五五] 先一百一十 损三百七[十四]
八百二十三
芒种 缩六十 十五[七千八百三十五五] 先六十 损四百四[十九]
四百四十九
夏至 缩六十 十五[七千八百三十五五] 后初 益四百四[十九]
初
小暑 缩五十 十五[六千八百三十五五] 后六十 [益三百六十四唐史七十四]
四百四十九
大暑 缩四十 十五[五千八百三十五五] 后一百一十 益二百九[十九]
八百二十三
立秋 缩三十 十五[四千八百三十五五] 后一百五十 益二百二[十四]
一千一百二十二
处暑 缩十八 十五[三千六百三十五五] 后一百八十 益一百三[十五]
一千[二百四十六唐史三百四十六]
白露 缩六 十五[一千三百三十五五] 后一百九[十八] 益四十五
一千四百八十一
秋分 盈六 十五[一千二百三十五五] 后二百四 损四十五
一千五百二十六
寒露 盈十八 十五[三十五五] 后一百九[十八] 损一百三[十五]
一千四百八十一
霜降 盈三十 十四[七千二百三十五五] 后一百八十 损二百二[十四]
一千三百四十六
立冬 盈四十 十四[六千二百三十五五] 后一百五十 损二百九[十九]
一千一百二十二
小雪 盈五十 十四[五千二百三十五五] 后一百一十 损三百七[十四]
八百二十三
大雪 盈六十 十四[四千二百三十五五] 后六十 损四百四[十九]
四百四十九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14
求每日先后定数。
○以刻法乘所入气盈缩分 母同定气然后乘之如定气而一为气中率又以刻法乘后气盈缩分亦以定气除之为后中率。 二率相 为合差以定气乘合差幷后定气除之中差以加 气中率为初末率至后加为初 为末分后 为初加为末。 倍中差以日分乘之所得以定气除之为日差半之为以加 初末各为定率。 至后 初加末分后加初 末。 以日差累加 气初定率为每日盈缩分。 至后 分后加各随所入加 气下先后数卽得其气每日先后定数也。 冬至后积盈为先在缩 之。 夏至后积缩为后在盈 之。 四正前一气日行度革之初不可幷 。 皆因前末却为初变率反用其术各得所求 。 准此求之应用刻法者却用宣明统法。 其分不满全数母又每气不同乃以刻法乘之各以本母除之卽母皆同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