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日本国志
日本国志
凡证据可用之预审者皆可用之公判。第二百八十三条。裁判长得因检察官与其余诉讼关系人之求请及以其职权,将预审中该管官吏所作之文案及验证文书令其朗读。谓预审判事所造文书极为完全精确,故公判之际不复须审核,惟取其文书朗读足矣。上开文书与原、被告证人所陈述同一关要。第二百八十四条。开造文案之司法警察官,自检察官暨其余诉讼关系人、皆得传问,或以裁判所之职权而传问之;预审判事欲令其说明文案,自检察官暨其余诉讼关系人得因裁判所之职权求其允许而传问之。第二百八十五条,谓判事不得由诉人传唤,若文案中有不明,则必须裁判所公权或公许方许传问。于预审时既经推问之证人得复传唤之。谓公判以对面辩论为本旨,与预审专据文书为判决者有殊,故公廷朗读之际或令传到口陈。其预审中所录之证人陈述书,无论证人曾否传唤、抑不服传唤,欲比较其所陈述,得因检察官及其余诉讼关系人之求请或以裁判长之职权令朗读之。第二百八十六条。第百七十八条以下规则亦可用之于公判证人。第二百八十七条。证人不许互交言语,又不许于陈述之前先为辩论。第二百八十八条。证人要循左方次序推问:一,因检察官所求请而传问者。二,因民事原告人所求请而传问者。三,因被告人及民事干连人所求请而传问者。第二百八十九条。证人有数名,要逐名氏目次推问,谓原、被告证人次序虽若前条所,而原、被证人各有数名,则就中亦各依次序。但裁判长得因传问者之意变更次序。第二百九十条。证人及被告人非裁判长不得推问,陪席判事及检察官得请裁判长推问证人,及被告人、诉讼关系人得将辩论之最关紧要者向裁判长求推问证人。第二百九十一条。证人陈述故不以实,酌度罪该禁锢以上刑者,在裁判所要因检察官及其余诉讼关系人所求请或以其职权拘住,随发拘引状,解付预审判事宣告。其证人所陈述要令书记登录,移送预审判事。如本条在裁判所得因检察官与其余诉讼关系人所求请,及以其职权将本案事件及裁判延期宣告。第二百九十二条。证人不服传问者,于裁判所要随即商同检事宣告左项科料罚金,但该证人不得有违更为控诉:一,系违警罪事件者科料金十钱以上,一圆九十五钱以下。二,系轻罪以上事件者罚金二圆以上,十圆以下。若被告人阙席,虽证人不服传问不得宣告科料罚金。第二百九十三条。前条宣告状要书记随即发付本人,其受宣告者限三日内得证明其不能到案之事由,裁判所要商同检事官注消科料或罚金宣告。但在重罪裁判所闭厅之后者,要向现开裁判所申诉。第二百九十四条。证人不服传唤,得因检察官及其余诉讼关系人所求请及以裁判所职权行公判延期宣告。检察官不躬自请求者,要将公判延期之意见陈述。第二百九十五条。证人再受传唤不到,要商同检察官宣告加倍前额科料罚金,及偿再次传唤费用,亦得照前条再延公判。但延期之后要向其证人发拘引状。第二百九十六条。第百九十一条以下规则公判所命鉴定人亦适用之,其不服传唤者要照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则处分。传唤鉴定人说明前所鉴定事件,要照所定证人前数条规则处分。第二百九十七条。
被告人系聋哑及不通国语者,依第百五十六条、第百五十七条规则。第二百九十八条。被告人有数名者要裁判长先出主见,又商同检察官及其余诉讼关系人意见以定推问次序。但裁判长因推验事实有必须更改者,得以职权变易其次序。第二百九十九条。证凭查完之后,要检察官、民事原告人、被告人并辩护人及民事干连人依次发言,检察官为拟律,民事原告人为要偿,须依次发言。检察官及其余诉讼关系人其陈述不得有所阻碍,检察官及其余诉讼关系人得互为辩论,但于辩论完时要令被告及辩护人申诉。第三百条。检察官虽废弃公诉,而裁判所可就本案行其应分裁判。第三百一条,谓公诉为公众而起者,故虽检察官中间不理,裁判所仍不得不谳其案,是公诉所以殊于私诉也。辩论中就公判次序或生异议,裁判所可商同检察官径为判决,若有翻控及上告者,非经本案裁判宣告后不得辄行。第三百二条。民事干连人无论始审、终审及何等时日,得干预其诉讼。又民事原告人得令民事干连人干预其诉讼,若有人起异议,不待本案裁判宣告直为翻控及上告者,要待彼裁判所判决未判决时,应将本案辩论停止。第三百三条。于裁判所行处刑宣告,要依事实及法律明示其确有凭证所以定断之各理由。谓不特示事实律条,又示一+11证凭者亦以明裁判公正、不涉偏私耳。行免诉宣告亦同。第三百四条。行无罪宣告者,要向被告人明示以无犯罪凭证所以无罪之理由。第三百五条,谓律文无无罪正条,故以证凭不白及无可作证为断。裁判所要将公诉裁判与私诉裁判同时宣告,私诉审查未精确者得于公诉裁判后别行其裁判宣告。第三六条,谓如未能定赔偿多寡之类。被告人当受处刑宣告,要以裁判所职权令全出公诉之裁判费及应出几分并行宣告。受免诉及无罪宣告者,公诉裁判费要官自偿,私诉裁判费依民事规则要理屈者还偿。第三百七条。被告人已受宣告,不论处刑与否,其勒押财产不应没收者虽本主未经求请要行还付宣告。第三百八条。
于本案裁判宣告之上诉期限内,有上诉者其上诉未及判决时要停止裁判施行。第三百九条,义与第二十条同。
受禁锢以上处刑宣告者若有逃亡,非现即就捕不得为上诉。第三百十条。受拘留者为上诉及求保释,要将其词状申送监狱长,监狱长纳之该管裁判所书记。第三百十一条。诉讼关系人及其代人因非常灾变厄难致逾上诉期限,若能证明其由,得回复既失之权利。但已免灾变厄难之日于通常期限内,要将其证据即附词状为上诉。第三百十二条。书记要将前条词状速送交对手人,对手人得限三日内纳答辩书于上诉之裁判所,在会议局要商之检察官,判决其上诉应否受理。谓诉讼关系人及代人果否系罹灾厄,抑系自愆期限,皆不得不预查,故与通常上诉直为受理者殊。笋决应受理者,要令书记将其由通报诉讼关系人,照常规行本案裁判。判决不合受理者,非有他由要即时施行裁判。第三百十三条。裁判宣告当辩论既毕之后于公廷即日或次日行之,其裁判宣告状要裁判官先作宣告,共书记署名捺印,裁判宣告状要登载该管裁判所与年、月、日及经手检察官名氏。第三百十四条。诉讼关系人得用小费求裁判宣告誊本或其钞本,但为上诉而求者,书记要于二十四时内下付。第三百十五条。于对审裁判行处刑宣告,裁判长向其受宣告者应告知:如有不服得为前条之请及控诉、与上告之期限。若于阙席裁判行处刑宣告,要宣告状内登载应得再控及其期限,若不依常规登载又不告知期限,虽逾上诉期限仍不失上诉之权。第三百十六条。书记要逐件分别开造公判始末文案,登载左项条件及其余一切诉讼次序:一,公行裁判及禁止傍听宣告并其事由。二,推问被告人及其所陈述。三,证人、鉴定人所述及其宣誓或不肯宣誓事由。四,原、被告证据物件。五,辩论中异议以后所陈告事件,及检察官与其余诉讼关系人前件意见与裁判所判决。六,辩论次序及令被告人最后发言。第三百十七条。公判始末案卷要前条记载之外,并开载该管裁判所、年、月、日、裁判长、陪席判事、检察官及书记名氏,辩论涉数日者要将其缘由及是否裁判官一人承审记载。谓裁判官若已换人,按法须从头更为辩论,故裁判官之换否大系辩论终结之迟速。辩论中须预备手事代替,要将此旨登记,检察官及书记亦同。第三百十八条,谓事系重罪辩论涉二日以上者,置预备判事为常法。公手始末案卷自裁判宣告限三日内整理,要裁判长及书记署名捺印,裁判长未署名捺印之先要将公判始末文案检阅,若有意见附记纸尾。第三百十九条。裁判宣告状及公判始末案卷正本要该管裁判所书记局保存。若有上诉,裁判长及书记要将裁判宣告状及公判始末案卷誊本捺印,附入上诉文书。第三百二十条,谓虽有上诉止以誊本解送,恐底本散佚扣。
卷二十九刑法志三第二章违警罪公判在违警罪裁判所所应受理者:一,书记局从检察官之求请而发传唤状于被告人者。二,因预审判事或上等裁判所判决宣告移转于本管者。第三百二十一条,上等裁判所谓初认为轻罪,即经审判更认为违警罪,移之本管裁判所之类。传唤状要具载所传唤者名氏、职业、住所、到案时日、被告事件及得雇用代人等语。谓被告事件系违警罪,不必本人到案即令代人亦可。若不登载被告事件,致被告人不及带同证人到案,则公廷告知事件之后为觅证人及辩护人得求展限二日。第三百二十二条。传唤状解到与投案之间少要假与二日。第三百二十三条。违警罪裁判官以被告事件须要速决,得因检察官与其余诉讼关系人之求请及以其职权于开审之先径行验证,不必对手人对同。第三百二十四条,谓违警罪事情轻微不必预审,故事要速决,则先公判得为验证。盖验证亦一预审也。证人之传唤状解到与到案之间少要假与二十四时,有未受传唤自行投案,于推问之前向书记通名刺者,裁判所得听其证人之所陈述。第三百二十条。书记于各事件要唱呼诉讼关系人名氏,若有不应唱呼者,则待他件裁判之后方裁判其事件。第三二十六条。违警罪裁判官承讯被告人,可先问其名氏、年甲、身位、职业、居处、籍贯,官吏所造案卷及词彤要书记朗读,检察官要将被告事件陈述。第三百二十七条检察官为原告人,于朗读之后仍陈其要领。违警罪裁手官要向被锫人推问被告事件,招承与否,若被告人令代人首服,要趔其所署名捺印之文凭。第三百二十八条。被告人自承者不勿别举证凭,但裁判所得因检察官、民事原告人之求请及创其职权令其举证,若不招服,要推问原、被告证人及其健证凭提验。第三百二十九条。检察官要将适用之法律酌拟防述,民事原告人可将被害之事件证明,以要偿之旨申请。被告人、民事干连人及其代人可为答辩。第三百三十条,若刑事,则民事干连人及其代人不得为答辩。被告人、民事干连人及其代人受传唤而不到者,可听检察官及民事原告人之请举行阙席裁判。民事原告人不到案者亦同。第三百三十一条。阙席裁判宣告状要因检察官及其余诉讼关系人之求请,向阙席者暨其居所发付。受阙席裁判者欲行翻控,自宣告状解到限三日内要向书记局纳词状。第三百三十二条,该管裁判所要先判翻控应否受理,若事应受理者,书记要将其翻控之由及合行公判时日通报该对手人。发付传唤状但其解到与到案之间少要假与二日,又要将合行公判时日前一日报知翻控人。第三百三十三条,,受理翻控词状要照第三百二十六条迄第三百三十条规则更为裁判,于其时又阙席不到者,不得再行翻控。第三百三十四条。犯罪证据不明者,裁判所要行无罪宣告,又于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三项以下事情要行免诉宣告。第三百三十五条。被告事件系违警罪且证据明白者,要从法律行处刑宣告。第三百三十六条。被告事件系重罪或轻罪,要行非其所管宣告,将其事件移送轻罪裁判所,检事但得向被告人发拘留状。第三蔷三十七条,谓虽无管理之权,而既系轻罪以上,不得不权为拘束以免逃。受违警罪裁判所裁判宣告,得控诉于轻罪裁判所者有三:一,被告人受拘留宣告者。二,民事原告人、被告人及民事干连人于要偿宣告,较治安裁判所之终审其金额有超过者。三,检察官及其余诉讼关系人于非管越权拟律错误,并背裁判规则者。第三百三十八条,如以私诉裁判先公诉,或不公行裁判之类。凡此数项诉讼关系人非系自受损害,不得为控诉。将为控诉者要向原审裁判所书记局纳词状,但其期限于对审裁判付宣告后限三日内,于阙席裁判则自宣告状解到本人及其住所之日限五日内。第三百三十九条。诉讼一切文书检察官要移送该管控诉裁判所之书记局,若检察官即系控诉人,或为对手人,要向该管控诉裁判所检察官陈其意见书。第三百四十条。该管控诉裁判所要待书记局向诉讼关系人发付传唤状后方行裁判,传唤状解到与到案之间少要假与二日,证人传唤状解到与到案之间少要假与一日。第三百四十一条。控诉之对手人迄于受裁判宣告日,不论何时得为附带控诉,但附带控诉可直于公廷为之。第三百四十二条,义与第二百四十九条同。控诉事件要照依轻罪裁判所所定规则而行裁判,检察官及其余诉讼关系人非得裁判长允许,不得传唤新证人及始审时证人。第三百四十三条,谓始审N已得证佐,事已明白者不再传唤,所以省繁冗除扰累也,并非设令禁止之谓。受控诉之裁判所可照行原判宣告,或将原判取消更行裁判宣告。被告人有所控诉,不得比原判处刑再行力口重。谓被告人控诉欲求轻减反加重之,则乖许其控诉之原旨。由私诉而起之控诉裁判,照民事常规办理。第三百四十四条。第三百三十一条以下规则于控诉阙席裁判亦得照行。第三百四十五条。检察官及其余诉讼关系人得向违警罪终审裁判之宣告而为上告。第三百四十六条,违警罪虽轻,然裁判乖法则不得不上告而厘正之。
第三章 轻罪公判
轻罪裁判所所应受理者:一,书记局从检察官之求请而发传唤状于被告人者。二,因预审判事或轻罪裁判所、会议局及上等裁判所判决宣告移转于本管者。第三百四十七条。传唤状照第三百二十二条、第三百二十三条规则。第三百四十八条。被告事件合该罚金者,要于传唤状中记明"得用代人",民事原告人及干连人均得用代人。第三百四十九条。证人传唤状解到与投案之间少要假与一日。第三百五十条。第三百二十四条规则,轻罪事件未经预审者亦适用之。第三百五十一条,谓轻罪事件最轻者有时不经预审直付公判,故为要预审者设此条。检察官要经裁判长问明被告人名氏、年甲、职业、居所、籍贯后,陈述被告事件。民事原告人要证明被害事件,其有案卷及词状者要先令书记朗读讫,听原、被告证人陈述,将证据物件示被告人,令为辩解。被告人及民事干连人可为答辩。第三百五十二条。检察官要将适用之法律酌拟陈述,民事原告人要将要偿之意申请,被告人及民事干连人得更为答辩。第三百五十三条。被告人合该罚金者,若照第二百六十九条规则应为阙席裁判,其传唤期内不到案者亦要为阙席裁判。第三百五十四条。第三百三十一条至第三百三十四条系阙席裁判规则,此章亦适用之。第三百五十五条。被告人于阙席裁判受禁锢刑宣告者,迄于期满免除得为翻控。惟左项所开列者不许:一,被告人于本案裁判前预辩诉其事件者。谓本案裁判之前被告人巳预仃辫诉,则被告人所执之理经已说明,虽公判之日阙席不到,亦作为对审看。二,将裁判宣告状解付本人者。宣告状已付被告人,则被告人业已知悉,应依常规为控诉期限。三,被告人知有处刑宣告实有证迹者。义与上条同。第一项自宣告状解到日,第二、第三项自知有宣告日限三日间得为控诉。第三百五十六条.本条之意因被告人阙席不到,虽经裁判,仍虑其或有冤抑,故将控诉期限展宽至于期满免除之日为止。若此三节则阙席裁判仍与对审裁判无殊,故控诉期限亦依常规。于裁判所有为验实本案所必要者,要因检察官、其余诉讼关系人之求请或以其职权传唤新证人与鉴定人,或为临验,但为此处分须照第三编第三章所定规则。又案件未经预审者,得令预审判事就所指示条件审查,且发其报告状。第三五十七条。犯罪证据不明者,要于裁判所行无罪宣告。又如第二百二十四条第三项以下事情要行免诉宣告,如本条事情被告人受拘留者要行放免宣告。第三百五十八条。被告事件系违警罪,要行终审裁判宣告,被告人若受拘留要行释放宣告。第三百五十九条。被告事件系重罪,要行非管宣告。若未经预审,即行解付预审判事宣告。被告人不服拘留者,要发拘引状,诉讼文书及证据物件,要自检察官解付预审判事。第三百六十条。被告事件既经预审,要行解付该裁判所会议局宣告,于会议局要照第二百五十三条、第二百五十五条为审查,行将被告人解付该管裁判所宣告。第三百六十一条。因会议局宣告而受理事件,新有发见证凭认为重罪者,要行非管宣告。谓会议局虽认为轻罪,轻罪裁判所知为重罪者,不得复还付会议局,亦不得裁判,故要行非管宣告,检事要向大审院为请定裁判所所管之诉。第三百六十二条。如前二条未经会议局或大审院判决之时,得因检察官之求请及以裁判所职权,行将被告人拘住该所监仓宣告。又得照第二百十条以下规则听许保释,第三百六十三条。被告事件系轻罪且证凭明白者,要照法律行处刑宣告。被告人受禁锢刑宣告者,保释责付自属消灭,但于上诉中得更求保释。第三百六十四条,谓系禁锢以上刑者不待更行宣告,自不能保释责付,但在上诉中则裁判未定,故得更求之。检察官、其余诉讼关系人得向本裁判所宣告而为翻控,于控诉裁判所者有四:一,检察官以为应无罪免诉,而行处刑宣告者。又以其处刑宣告认违警罪为轻罪者。二,被告人除违警罪宣告外,受处刑宣告者。三,民事原告人、被告人及民事干连人于要偿宣告,较始审裁判所之终审其金额有超过者。此及下项义与第三百三十八条第二、第三项同。四,检察官、其余诉讼关系人以本裁判所为非管越权,拟律错误,并背裁判规则者。第三百六十五条。控诉自裁判宣告限五日内为之,受阙席裁判者迄于期满免除,不论何时得为控诉。但依第三百五十六条限五日内。第三百六十六条,此所谓五日内者,谓阙席裁判之被告人无论何时知有此项裁判,即从知之之日作为寻常宣告之日,苟于五日内不为控诉者即失其权,,向公诉裁判宣告为控诉而被告人受拘留者,检察官要移之控诉裁笋所之监仓。第三百六十七条,谓控诉系求复审,必要被告人对质,故不得不徙置之控诉裁判所所在地方。第三百三九条至第三百四十二条,及三百四十四条规则,此章亦适用之。第三百六十八条。于轻罪裁判所检事为控诉,又于检事长为附带控诉,若被告事件系属重罪,要照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则,由会议局行移转重罪裁判所宣告。第三百六十九条,谓被告人为控诉者虽不得加重原判,而检事及检事长有控诉者不在此例。于本管阙席裁判而起翻异者,照始审阙席裁判之起翻异者所定规则。第三百七十条。检察官、其余诉讼关系人得向本裁判所终审裁判宣告及控诉裁判所之对审裁判宣告而为上告。第三百七十一条,称对审者所以别阙席裁判。